鬧鈴響了,外面天還沒大亮,雨也已經停歇。對面舅舅家已經鬧騰開了,隔著一個山坳,舅媽的咒罵聲隱約可聞。 衡巧迷迷瞪瞪睜開眼,揉了揉眼睛,一骨碌起床,迅速穿上衣服。她沒有驚動母親和小妹,匆忙洗漱后,悄悄來到廚房。 沒想到七叔七嬸也起來了,兩人也沒多話,忙著搬東西出攤。 農村里有的是干柴,七叔一會便在外面的臨時灶臺上架起鍋,燃起柴火。 衡巧把泡好的粳米和烏梅、冰糖放大鍋里面,蓋上蓋子。 天大亮后,她揭開蒸籠的紗布,昨晚做的饅頭自然發酵,一個個白白胖胖的恰到好處,衡巧忙架起蒸籠,七嬸幫忙燒火。 饅頭二十分鐘后出籠,此時粥也熬好了,趁著這檔功夫,南瓜餅也煎了幾十個。路上陸續有要去做工的村民經過,有人騎著單車拐了過來。衡巧擼起衣袖,站在攤位邊脆生生吆喝:“賣粥咯!賣饅頭咯!賣南瓜餅咯!” “老七,生意越做越大嘛!”小攤位圍攏了十幾個人。 “哈哈,這是巧妹子的生意,明天她就搬那邊了,我舊房子租給她們了!”七叔樂呵呵回答。 “喲,巧妹還會煎餅!這是什么餅啊?” 七嬸熱情回答:“這是南瓜餅,巧妹的手藝!” 衡巧一邊煎餅,一邊清脆回答:“豆沙南瓜餅!兩毛錢一個!綿軟香甜,不過這幾天拉肚的不能吃,拉肚的親吃饅頭和烏梅冰糖粥,饅頭三毛錢一個,賊大,烏梅冰糖粥生津止渴,澀腸止瀉,是痢疾初愈后的最佳調養藥膳,今天是素粥,三毛錢一碗!” “巧妹大方了!” “還能干!” “要這樣才招人喜歡呢,以前就是個悶屁!” “哈哈,瞧你說的!” “巧妹,來四個南瓜餅,兩個饅頭!” “哎!”衡巧用筷子夾了四個餅,往白砂糖里打了個滾,再夾了兩個饅頭,用小袋子裝了。 村民說說笑笑,攤位一會便熱鬧起來了。今天不少叔叔伯伯要去做工,沒有自備碗筷,七嬸把家里所有的碗筷都搬了出來。 她幫著收錢,一邊熱情詢問:“味道怎么樣?” “不錯不錯!南瓜餅又香又綿軟,餡料也多,火候也掌握得好!” “烏梅粳米粥也好喝,我還是第一次喝呢,酸酸甜甜的,開胃!” 大家邊吃邊夸,便是個活廣告,攤位前已經排了好長的隊伍,有特意來買粥的,有準備去做工的男人,還有起早來商店買零碎用品的婦女,見有香噴噴的南瓜餅和白面饅頭,順便捎幾個回家給孩子們吃。 現在是暑假,孩子們沒開學,衡巧心里盤算,等孩子們開學了,自己這里的品種也多起來了,生意應該會更好一些。 “七嬸,巧妹穿的是陸宇的襯衣吧,你是不是打算收了巧妹做兒媳婦呀?” 村里的劉三奶奶嘴巴最八卦,她剛過來,一看衡巧就大聲玩笑,這個關注點讓衡巧無語了。 wap. /129/129373/30102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