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二章 相識雖新有故情-《大明英華》


    第(1/3)頁

    鄭海珠移開目光,看向旁人,瞧見顧家小兒媳李氏,正饒有興致地望著這邊。

    得,這位戲精奶奶又要開始表演了。鄭海珠想。

    果然,李氏眉毛一抬,嘴角一撇,笑吟吟道:“哎呀,孔老夫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吃食有旁人收拾得精細些,直接往嘴里送,自是舒坦。但有三件東西,卻是自己邊吃邊剝,最得趣。一個是瓜子,一個是菱角,再一個……”

    “再一個就是螃蟹,”大奶奶沈氏在菊花碗里搓洗著手指,云淡風輕地笑道,“老三媳婦每回吃螃蟹的時候,就要拿這個埋汰我。各人有各人的造化,我這手指,是娘胎里帶來的不便利,心平氣和地認命就成,難道我吃著喝著我姆媽的,還要尋她的錯處?”

    “嗯,老三媳婦說的,確實不對,甘薯也是一邊剝皮一邊啃著,才有意思。”顧壽潛的娘,二奶奶陸氏,嗓音柔婉地開口,繼而轉頭對下人道,“這螃蟹是鮮美,但吃兩個就覺得胃里涼颼颼的,你們去看看,徐少奶奶帶來的甘薯蒸好了沒?”

    二奶奶陸氏是個溫善性子,卻不愚魯,平時習慣了用岔開話題來緩和氣氛。

    一邊侍奉著的婆子忙接腔道:“甘薯已蒸得芯子粉透透的,就等著老太太和奶奶們吩咐上桌呢。”

    “端上來吧。”繆老太太笑瞇瞇道。

    不多時,下人抬來個青花蓮瓣的大盆子,里頭擠著一個個絳色蘿卜似的甘薯,裂開的外皮中,露出旭日般金色的瓤,氤氳的熱氣裊裊騰騰,將陣陣甜香送進諸人的鼻子里。

    沈氏伸手拿了個兩頭翹的,奉到繆氏跟前:“姆媽,這個好白相,像個元寶呢。趁熱吃。”

    待繆氏接過后,她自己也揀了個長溜溜的,揉著皮子剝開,吃得津津有味。

    繆氏慈藹地招呼各家奶奶小姐都上手拿甘薯,一面對徐光啟的兒媳道:“老婆子我從前在宮里當差的時候,萬歲爺和娘娘,頂愛吃外頭小鋪子里蒸的豌豆黃。這個甘薯,香香糯糯,還比豆子栗子甜上幾分,若再琢磨琢磨,也能做成細致些的點心。所以,這舶來的東西,未必就要遭笑話。”

    顧家那小兒媳李氏,其實也不是真傻,她曉得方才微妙的幾個回合里,自己憋不住要隨時釋放的刻薄,反倒坍了自己的臺,遂也想在董家、韓家的女眷以及黃夫人跟前,找補幾分顏面回來。

    她于是湊著老太太的話頭道:“姆媽說得對,西洋鐘、琉璃燈,都好得很。徐家媳婦,你家信的洋教呀,若是改得讓我們好懂些,沒準信的人更多。”

    她話音剛落,只聽席面上響起一個清脆的聲音:“方才鄭姑娘也是這樣與我說,譬如十字架周圍,可以繡玄鳥鸞鳳,又譬如,mater        dei(指圣母)可以立在蓮花上,好像觀世音菩薩。鄭姑娘這些點子真妙,我細細想來,阿爺阿娘與我說的諸多教義,和我在女先生那邊學的儒家釋家經典,也可以相合。”

    開腔的小女孩,正是徐光啟的孫女,徐蕙珍。

    自開席以來,小蕙珍始終安靜斯文地吃東西,此刻突然侃侃而談起來,言語間還頗有士子生員的條理,全然不像一個七八歲的小閨女,眾人不禁都有些驚訝,一時氣氛陡然安靜。

    還是她母親顧蘭介先醒悟過來,回身對著鄭海珠,和顏悅色中摻了幾分贊賞的意味,說道:“鄭姑娘,怪不得方才一路過來,阿珍粘著你,你兩個很投緣的樣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指山市| 修水县| 宁化县| 礼泉县| 莒南县| 汤原县| 历史| 杭锦旗| 格尔木市| 靖远县| 贵港市| 齐河县| 德阳市| 雅江县| 长子县| 兴安盟| 东丰县| 淮南市| 江永县| 天峨县| 韶关市| 游戏| 宜黄县| 都江堰市| 大同县| 阿鲁科尔沁旗| 龙口市| 铜鼓县| 临邑县| 共和县| 十堰市| 吉木萨尔县| 庆云县| 元阳县| 台安县| 衡东县| 邓州市| 阳山县| 凯里市| 尖扎县| 图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