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位極力勸阻董祖常的士子,叫顧壽潛。他祖父顧名世,乃嘉靖年間的進(jìn)士,曾為天子掌管玉璽,顧家在松江亦是名門望族。 顧家如今的年輕一輩里,這二房嫡孫顧壽潛最是俊俏瀟灑,雖父親早逝,卻頗受幾位叔伯喜愛。 顧壽潛于書畫上極有天賦,十歲出頭時,恰遇到董其昌辭官回到松江,祖父顧名世便帶他到董府拜師,成為董其昌的關(guān)門弟子。董其昌待顧壽潛如師如父,去歲更是親自出面做媒,說合韓家大小姐韓希孟與顧壽潛的婚姻大事。 顧壽潛和韓希孟,一個擅畫,一個善繡,少年時代就彼此曉得對方,元宵端午的佳節(jié)盛會,又遠(yuǎn)望過好幾次,早已互生朦朧情愫。 董其昌這月老當(dāng)?shù)茫鴮嵤侵ヂ榈暨M(jìn)針眼里——湊了巧緣。 今日,韓希孟本是不管叔叔嬸嬸的阻攔,親自帶著鄭守寬,去松江府找黃尊素問問鄭海珠可有音訊。 不想走到董府跟前,四面八方突然涌來手持木棍的許多壯漢,氣勢洶洶地將幾處通道堵得嚴(yán)嚴(yán)實實,旋即上來一個流里流氣的光膀子壯漢,正要逼近韓希孟和鄭守寬時,董家的大門里忽然有人將她們拉了進(jìn)去,又將門關(guān)上。 救了韓希孟的,恰是一早前來問候董其昌的顧壽潛。 當(dāng)時,顧壽潛見勢頭不對,本想與董祖常點齊幾個強壯的小廝和婆子,將董其昌、董家女眷及韓希孟,從尚未被圍的宅院后門坐上馬車,往董家在華亭縣的田莊避禍。 然而,董其昌因見昨日有松江府新任推官黃尊素疏散過鄉(xiāng)民,以為今日事態(tài)亦不會失控,又擔(dān)憂收藏于宅中的百余件字畫,不愿撤走。 這么一猶豫,只半炷香不到的工夫,董宅便被圍得水泄不通,宅里的人再也出不去了。 顧壽潛經(jīng)常出入董家,此時又挺身站在門前,年輕的面孔上罩著淡定冷靜之色,倒比長他近十歲的董祖常更顯老練似的,頗令董家奴仆敬服。 “將院角那架梯子搬來,靠在墻邊,我上去看看。”顧壽潛吩咐道。 “顧……顧二哥,小心些。”韓希孟在一旁說道,聲兒不大,卻無踟躕羞怯。 顧壽潛今日是頭一回與韓希孟離得這樣近,更是頭一回聽她直呼自己“顧二哥”,縱然此前已為能與她訂婚而歡悅了許久,此刻這種盡在咫尺的甜蜜,仍令顧壽潛心潮澎湃。 他溫言安撫道:“無妨,我聽那外頭喊叫的,有個像是熟人,我與他問幾句。” 顧壽潛撩了袍子,登上木梯。 但見高墻之外,董宅大門的石階之下,烏泱泱聚著百來號鄉(xiāng)民,大半手執(zhí)鋤頭、鐵鍬、木棍等械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