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旭日東升,溫和的第一縷微光穿過云層,照射在全國大賽比賽臺上,點燃了比拼的第一抹焰火。 “余歡加油!” “白云微沖鴨!” “姚孟你是最棒的!” “徐杰加油沖進決賽。” 臺下的加油聲響亮,趁著比賽還沒有開始大家可以敞開了支持臺上自己喜歡的選手,并且臺上的選手聽見了也會給予他們回應。 有些人繡師甚至還在臺上給臺下的觀眾比心呢。 等到主持人上臺,大家的聲音就消失了。 此刻每個人的身邊都放著一副架子,而各位繡師需要將自己繡好的作品固定到這些架子上,好讓每一個人觀賞。 “歡迎再次回到我們全國大賽的舞臺,上一次我們的考題是臨摹一位大師的畫作。” “我們大家都知道最不好復刻的就是大師的畫作,因為一些大師的繪畫手法特殊,因此刺繡是沒有辦法還原,原作的意境。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刺繡變得更加的有意義,也更加的具意義。” “話不多說,現在我們跟著評審團直接來看各位繡師的作品。” 今天的評審老師身上的衣服還是以素色為主,但是他們在素色額衣服上增加了一些特色的圖案,總是有一處的點睛之筆的。 吸引了現場觀眾的視線,也更好的宣揚了刺繡文化。 第一個看到的是余歡的作品。 余歡連續幾次取得好成績,所以也算是萬眾期待了,大家都想看看這次的余歡能夠給大家帶來什么樣的好作品。 黑色的布罩被揭開,一幅以黑白為主色調的山水畫出現在眾人的面前。 “這幅刺繡是我臨摹的宋朝初期畫家李成的《讀碑窠石圖》。” “表訴的是,冬日田野上,一位騎騾的老人正停駐在一座古碑前觀看碑文,近處陂陀上生長著木葉盡脫的寒樹。荒寒的原野、勁拔的枯樹和矗立的石碑。難念讓人發出人世滄桑,往事如煙,不堪回首的感慨。 “但是我選擇這幅畫最初的原因,是因為這幅畫是我老師生前留下來的珍藏品。老師當年就想完成這幅圖,只是還沒來得及就病了,現在,我也算是給完成了遺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