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連續十日見到這個木牌,都是相差無幾的內容時。 郭嘉本也不打算再上報。 但今日曹操問起,是以他又將此事呈遞到了他眼前。 劉備,當真是在韜光養晦。 “在下認為,此人聰慧,暗藏大志,絕不是一般人也,主公若是有所顧慮,必須要軟禁于許都方可,絕不能放為外臣。” 此時,一身黑衣,長發束于腦后的郭嘉拱手而言,面色十分凝重。 他已經感受到,劉備的大志藏于心,如今默默無聞只顧在家中開墾田土,種植莊稼,偶爾則是編寫草鞋。 真正要務早已交由副手自理,他這個左將軍、大漢皇叔,仿佛已經失去了斗志,只顧著享樂一樣。 他剛說完,程昱頓時站出拱手,朗聲道:“若是我沒記錯,年關時候,其二弟與三弟,還曾來看過。” “期間,張翼德曾怒而斥責了幾句,但被關羽攔住,隨后劉備面色不改,依舊是笑而不語,樂此不疲。” “可見其人之心志堅韌,哪怕是那些聲名在外的文臣武將,諸侯雄主,都不可比擬,此間可有第二人,能做到這般隱忍。” 程昱故作苦思,但實際上話語里,已經將如今劉備所有的隱患,全都說得一清二楚。 “呵呵呵……” 曹操聽聞了此話,也只是微微而笑。 頗為感慨。 “唉……” “我豈能不知其志?” 他心里很清楚,劉備的志向,依舊不減。 劉備在許都越是安定,就越是讓曹操更為確信。 可現如今,依舊還是沒有逼迫董承和楊彪先行出手。 要壓制這兩人,方可放心大膽的對付劉備,否則被定為袁術、董賊之流,得不償失。 雖無懼天下諸侯齊攻,但卻沒必要為此放棄了多年所得的聲望與民心。 利弊,曹操心中十分清楚。 再加上,他還真不想殺劉備。 若是還有可能招攬,定然比殺了他要好得多。 殺之,關張二將必定當即造反,會造成不小的禍事。 “文若。” “丞相。” 荀彧被叫到,雙眸微微晃動了一下,當即面如平常一般,登時站出來頗為無奈的躬身行禮。 “你覺得如何?” “在下……認為其既然有此閑情雅致,也自當心中忌憚丞相,是以并不敢在許都做亂。” “劉備,如今被認為皇叔,本應與諸多大臣在數月之內,盡快熟稔,但他只聽丞相召令,不與其余官吏來往,如此便是表露心跡。” “若是丞相要打壓,反倒會讓周圍臣子寒心,于許都之風貌,并無益處,然其定為皇叔已是既成之事,不可不防。” “丞相可傳令劉備,日后行軍伴至左右,如此可將關張二將一樣收為己用。” “不愧是文若,知我心思。” 曹操輕描淡寫的笑道。 “嗯,我本無意殺他。” 他篤定的說道。 “諸君也不必再勸,我還是那句話。” 曹操平視前方,背手而立,氣度隨之而放,沉聲道:“我連此天地都可容,豈能容不下小小一個劉備。” “他亦如伯文也。” “現在伯文不也真心歸附,忠誠令我無比感動,校事府如今之功績,徐臻占其半數功績,然其分毫不取,均給了奉孝,功成身退,深藏功與名。” “為何?” 戲志才當即不確定的露頭出來道:“為的是,當初主公那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不錯!” 曹操嘿然欣喜,側頭來看戲志才所在,指了指他道:“便是如此,君可記得,在當初陳宮與張邈反叛之時,是如何勸我的?” “是,在下曾說過,正是因為明公有此心胸,方可讓天下有志之士,傾心跟隨,在下如是,伯文也如是,如今在座諸公,都是如此。” “這就對了。” “去叫徐伯文來,去請劉備到觀景臺上,如今青梅已逐步成熟,我自然要請其一同煮酒而食。” “而且,我若是沒記錯的話,公孫瓚曾是劉備的同門師兄,劉備還曾經投奔過他兩年之久,如今公孫瓚被滅,倒是要與之一聊。” “喏!” 今年春天。 確切的說,是在去年的年關將至之時。 袁紹擊潰了黑山軍,再圍易京。 以掘進之法,進入了易京之下,自內部斬殺守軍,開城門迎大軍而入,公孫瓚軍無法抵擋,唯有節節敗退。 到最后甚至已經有兵卒先降。 而公孫瓚知大勢已去,居然將全家關在了易京內的高樓,舉火焚燒,在火焰燒盡之前,他已經先行殺掉了自己所有的親人眷屬。 而后自盡而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