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任之后。 曹昂的確直接入城,剛剛好在徐臻從正堂出來時,讓宿衛來見。 不多時,徐臻當即到大門口來。 曹昂剛下馬,頗為風塵,伸手撣去散落在衣袍上的雪。 而后又緊了緊肩上戎袍掛領,回頭便和徐臻對視,兩人都是微微一笑。 “伯文兄長。” “子脩,一路辛苦了。” 拱手寒暄。 而后回到了中院偏屋之內,在屋中燒起了火盆,大門敞開面向庭院,庭院內大雪未融,還是鋪白一片。 此時火盆周圍諸人皆在,除夏侯恩在巡防值守。 賈詡坐在離得較遠處,認真聆聽,也不準備上來商議。 諸葛亮就在徐臻一側,案牘對面,便是曹昂。 曹昂在此時到來,意味著等冬雪消融,必定就要有大事發生。 “父親斷言,今年開春后,袁紹三州之地可屯田富民,而大軍則可壓制進幽州境內,與幽州四郡太守一同合攻公孫瓚。” “去年公孫瓚已成頹勢,造易京樓而囤積兵力,與黑山張燕有所聯合,今年若是只守不攻,可再拖一年!” “若是此年,我們可以解決袁術、呂布、楊奉等人,則境內安寧,多出數年時日來提早厲兵秣馬。” 曹昂神情激昂,知曉大勢所在,是以分外興奮,對于他來說,建功立業的好時機,已然到來,真正大公子的聲名,應當就是要從這一年開始算起。 攻袁術之事,一定要有所建樹,在軍中與朝堂之上都建立自己的威信,日后好徐徐接過重任,才算是父親真正的助力。 而且,和徐伯文數年,所學頗多,無論言傳還是身教,曹昂都學得了謀算長遠,事必躬親,事無巨細皆需掌握。 心思成熟了許多。 徐臻此時聽到曹昂此言,暗暗點頭,道:“當初文若兄長建議我與子脩交好,為子脩日后羽翼得豐。” “如今歷經了宛城磨難,子脩與典韋差點身死,其實便是死劫已過去,接下來恐怕便是騰飛之勢。” “在下,必當竭盡所能,為子脩而計。” 徐臻淡然微笑,成竹在胸。 在他看來,袁術是必敗之勢,雖然現在有呂布為盟,可呂布絕對不是會叛漢之人,至少現在還不肯。 袁術悖逆行事,將會觸怒于他,兩人必然會遭生嫌隙,再加上孫策于江東勢頭大好,若是最近的消息沒錯,現在已經攻占了曲阿。 將揚州八十一縣攻下大半,其人必然是已經得周瑜相助,開始攻廬江。 而他孫氏一門,向來粗野。 從孫堅將軍開始,對待士族的手段就很簡答。 不服鎮壓,壓不住便殺。 所以為士族所痛恨,江東士族唯有懾服。 原本若是江東士族擰成一股繩,倒是還可以再抵擋些許時日,可偏偏江東士族之中,青年才俊之冠首,就是周瑜。 周瑜直接反戈,和孫策同盟而進。 這樣看來,孫策一旦站穩腳跟,袁術相當于又多一敵。 他只要稱帝,此消息一旦傳出,四周的敵人將會讓他大為驚嘆。 因為除了他之外,沒有別的人會承認仲家天子的存在。 “兄長既已有計策,此時該當如何?” “還有約摸三月左右。” 徐臻認真拱手,沉聲而言,“需子脩靜心凝神,籌措軍資,積攢糧草,日夜練兵,操演戰陣,準備攻城器械。” “待一月之后,冰雪消融,草長鶯飛之時,先將糧草運送前線,自封丘而出。” “再將器械改良,用以攻城。” “兵馬招募,日夜操練之下,以騎軍為主入淮南一境,”徐臻微微立起身來,“如此可得此一線之城,繼而固守待援,等主公一到,便可得半數之城。” “而壽春,當以流言亂其城也。” “此時,應當命郭令君親自而行,派遣暗探與明探,到壽春之內亂百姓軍民之心,散布流言以損耗民心。” “當會在日后圍壽春時,起到極大的效用。” “何等流言?” 曹昂認真的問道。 “內誡令,”徐臻認真的道。 “曹氏家訓?”曹昂狐疑的看了徐臻一眼,這真的有用嗎?士族之中,可大多是極盡譏諷之能事,多有人評論曹氏家風為故作清高,名聲可并不太好。 “兄長,可否再說明細一些。” 曹昂心里已經有所猜測,但還不可確信。 “或者,再加我曹營律己風貌,此都不算誹謗流言,只是讓壽春之內百姓皆知便好。” “我明白了!” 曹昂頓時眼睛一亮,對徐臻逐漸露出了頗為期待的笑意,“兄長的意思是說,以曹氏內誡令、律己之風為拉攏,如此可讓百姓知道,袁術驕奢淫逸、鋪張浪費,對百姓并未如子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