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早知道你來會罵成這樣,我還不如讓奉孝來與他們論了。 這場面,誰也壓不下來。 曹操下意識的和荀彧偷偷對視了一眼。 兩人眼中都是萬分震驚。 今日若是天子不呵斥,會不會徐臻真的沖上去把董承給打了? 其實此刻,徐臻心里也松了口氣。 天子終于發話了。 三分鐘之前你就該發話的,也不至于罵成這樣。 董承此刻面部陰晴不定,心情極為不好,被左右同僚扶著站起身來后,越發覺得荒唐,想要罵徐臻幾句,又或者彈劾幾句,卻都有話堵在喉嚨里說不出。 因為徐臻這火別看發得大,但卻沒傷到人,不過是無禮罷了。 這樣一來,他日后在士族之中就別想再有一席之地了,從此必然會與士族站在對立面,并且唾棄數十年。 當然,他不在意的話這唾棄相當于沒有。 畢竟許臻本來也不和士族來往。 唯一有來往的還是荀彧。 而且,他對曹氏有恩,這是人盡皆知的,此刻若是要懲治,曹操必然會拼死保住,想不與曹操沖突到底,就不能動徐臻。 現在很顯然,董承等人是絕對不敢和曹操沖突到底的。 雖然出氣歸出氣,可若是真把曹**成了董卓,誰又能好過。 他只要忍不住將這些漢臣全殺光,然后把天子軟禁,無非就是與天下為敵耳。 但董承等這些不服于曹操的臣子,就沒那么多時日茍活了,得當場死,死外邊,從城墻上跳下去。 何必如此。 “徐愛卿,不必如此激動,此事乃是朕不想勞累金吾營,方才如此,這些人都是當初董卿麾下舊將,便于使喚。” 劉協面無表情的解釋著,他此刻也心累。 若這是在盛世,當庭就可以將徐臻直接砍了,隨后再大哭后悔,追封為將軍侯爵,以國禮厚葬便是。 但現在還不敢,哪怕已經有了內衛數百人,也還不敢。 不過他這么一說,徐臻當即就笑了,對劉協執禮躬身,道:“原來是這樣,那是我莽撞了。” “對不住啊,國丈。” “哼!” 董承嘴角歪了一下,冷哼一聲看向別處,斷然不愿和徐臻和解,這仇在今日就算是結下了。 以后兩人的梁子可不光是今日朝堂上這幾句罵而已。 董承腮幫子稍稍鼓了一下,心里淤堵不結,看著徐臻越想越氣。 酒囊飯袋,不就是曹氏撐腰嗎。 等日后得了大權,引得袁紹南下,再無懼曹氏之時,當將你挫骨揚灰! 區區白丁果無禮數,無非是命好生逢亂世,得了功績而已。 董承躲在楊彪之后,始終盯著徐臻。 整個晨議之時,徐臻還在侃侃而談,向天子稟報陳留之事,并且順帶還說了年關冬災之政。 進言不可如往常一般,驅逐災民與流民,應當在邊境造臨時住所,接納災民,以天子名義發放糧草供給,讓民眾得有恩惠,日后念大漢恩德。 再下詔,在各州郡尋名醫、醫者、游方郎中等,來相助冬災,讓士族發動其多年人脈,為大漢效力,也可尋名醫而來,表天子之恩。 如此,今年冬災不光可以無憂,甚至還能讓百姓大念其德,仿若漢室清正,重得民望。 “陛下,微臣出身微末,僅憑一腔忠誠,忠君體國而已,然微臣終究不是士族出身,否則必然責無旁貸,肝腦涂地!呼朋喚友,為陛下分憂!哪怕自己餓死,也要為陛下重振大漢聲威,只可惜啊,唉……” 這話一出,天子當即一一采納。 但董承等人便更恨了。 伱自己沒有人脈,就讓我們發動? 還利用起士族之家的名望來了?!這話說得陰陽怪氣的說給誰聽呢? 還,還什么……如果你是士族,早就肝腦涂地了,還寧愿餓死……大言不慚! 就因為徐臻這句話,說得在場的士大夫愣是規避了這個話題許久,直到天子再提及此事,楊彪才說必然會著重操持。 同時請司空分出錢糧來。 曹操也點頭答應。 散朝之后,曹操和徐臻等人一同而下。 走在最后面。 曹操背著手而出,滿臉褶皺,好像被太陽曬得眼睛難受,微虛著甚至都有點張不開來,開口道:“有你這么罵人的?” “失常了。”徐臻淡淡的說道。 “尚且還有許多話忘了罵,比如楊彪與袁紹乃是姻親,馬太傅曾教導郭圖禮法,董承當年做過張楊的下屬,聽任其搜刮民脂民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