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子和兄長!” “伯文,許久不見!” 曹純從內院匆匆趕來,和徐臻抱在一起,自來到許都之后,兩人當真是十幾日沒見了。 在曹氏諸多宗親將軍之中,和徐臻關系最好的便是曹純,兩人不光是共事過一年有余, 而且多次在戰場上歷經生死。 “此次來找我,有何事?” 如今為司空參軍的曹純,依舊兼任著虎豹騎的統帥,但這一次宛城之行,若是沒記錯的話,并不會用到他。 徐臻當即笑道:“來給兄長送一樁大功勞!” 曹純一愣,“當真?” 還有這種好事? 這弟弟可真是交對了, 不對! 日后可不是弟弟了,叫一聲侄女婿都不為過。 “細說。” 曹純收起笑意,知道徐臻向來不會浪費時間,此次能到自己府邸上來,親自送功勞,必然是有大事。 兩人到正堂坐下,曹純揮手散去了仆役和宿衛,讓他們都在門外把守, 徐臻則是讓諸葛亮坐在一側,聽之陪同。 曹純知曉諸葛亮是他的愛徒,所以也不會說什么。 稍稍安靜后,曹純率先開口問道:“伯文所言大功勞, 是什么?” 徐臻保持沉默, 盯著曹純一直看,當即道:“子和兄長, 可信任我之論斷?” “信!” 曹純不假思索的點頭。 這些年行軍打仗, 他沒見過徐臻這樣敢于論斷之人,當初只是看了一眼, 就敢直接張弓搭箭伏兵張濟, 雖然不知有什么用。 可真的嚇到了他。 若是當時打起來, 恐怕后面迎天子的時候就無法這么順利。 可這份膽略,還是令人敬佩。 一萬人,就敢去伏擊喝止三萬人,并且直接與其主將軍師對話。 除此之外,大谷關行軍路線,對張濟兵馬的判斷,都是無比正確,是以方可折服諸人。 現在雖在許都內,風評并不好,可曹純也不會因此相信外面那些舊漢臣、保皇派或者名士士族的話。 他相信自己對徐臻的了解,他絕非是個貪圖享受之人,這不,今日還有功勞送來,多好的兄弟。 “伯文,你無需有所顧慮,有什么直接說便是。” 徐臻當即揚天長嘆,痛心疾首, “兄長不知,如今到了許都之后,很多事都已變了。” “懶散,怠惰,不知防備,許多人都已忘了初心,忘記當初我們在兗州窮困之時,步步為營的艱苦。” “忘記了,如何知政惠民,盡忠職守。” “忘記了如何進退有度不冒進求功,令我心憂……” 諸葛亮瞪大了眼睛,盯著徐臻的側臉,內心的翻涌宛若濤濤黃河,奔涌難平。 您說的是您自己吧?! “伯文,我也有此感……” 曹純面色凝重,沉重的點頭,徐臻所言,他也感受到了,很多宗親將軍已經急于分功,覺得迎天子到許都,便可安享太平。 但實際上,遠遠還不夠。 四周之敵依舊未曾歸附,天下也沒有安定,誰主此世間沉浮,依舊還要在厲兵秣馬之中決出頭籌。 這話深得他心。 “伯文,有何事就直接說吧,為兄必然不會推辭,若是你的論斷,自然可信,且別說什么功績不功績了,兄弟之間,赴湯蹈火絕不推辭。” 曹純濃密的八字胡抖動了一下,面容嚴肅,挺立上身,目光炯炯。 徐臻執禮再拜,道:“秋收之后,或者是明年開春,主公必然會南去收張繡,若是我消息不錯的話,張繡必然會得宛城而屯軍,與劉表聯合。” “如此劉表才可容他。” “而他之所以如此,不為亂世爭雄,為的就是等各方諸侯拉攏時,要一個安身之命。” “不錯!” 曹純當即回答,此消息他也知道,刺探軍情的暗探,都會定期將消息送回來,周圍的軍情幾乎都會有所涉獵。 “伯文要說的功勞,與宛城有關?” “是!我想請子和兄長……在主公領軍南下之后,親率虎豹騎暗中跟隨,在城外接應,若是有緊急狀況,便立刻相救。” 曹純頓時戰術后仰,好家伙在這等著我呢。 說是說赴湯蹈火,沒想到真的是讓我去蹚火! 這事情說好聽是隨行護衛,但實際上……這應該是擅離職守吧? 而且沒有軍令調兵遣將,誰人能不知道?還是調動虎豹騎。 若是無事發生,這一趟去了之后,回來我估計是曹氏某宅院的普通族人了。 徐伯文,我的好老弟。 這事兒,你還真說得出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