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旁的董承,卻是冷笑著,心中自有不忿。 他們本來商定是魯陽,但現在來到了許縣,如此曹操之意可謂是不言而喻。 接下來,若是要再走,恐怕已經不可能了。 董承麾下不過萬余兵馬, 而且到了許縣之后還被派去負責了北部防備,差不多調離到了洛陽附近。 許縣離洛陽雖近,但北方都是山路居多,想要快速行軍基本不可能,所以現在敢怒不敢言。 此刻等曹操說完話,董承忽而冷笑:“曹將軍, 立下了如此大功,只怕立刻就要在封爵了, 區區費亭侯恐怕不能表將軍之功績。” “護衛之功,至少也要個大將軍吧?當年董卓,可都還要了個相國。” 曹操嘿嘿一笑,“那是董卓!” “在下乃是忠君體國之臣,豈能居功自傲?而且能救回天子,豈是我一人之功?此事應當交由尚書臺來定,陛下當務之急, 并非是賞賜功臣,功臣何時都能賞,而是應該立刻下詔書,命那些在外的諸侯來朝貢。” “大漢朝貢,多年未曾繳納入庫,一直被李傕郭汜私吞,這些事我已有所聽聞,實在是痛心不已, 但今時不同,陛下如今可再受朝貢而理政也。” 劉協一聽這話說得這般坦然,當即坐直了身子, 頗為意外的盯著曹操,“愛卿當真是記掛著朕,既如此命尚書臺立刻下詔,發往各地諸侯。” “若是有朝貢,該如何使用?” “朕想先修繕皇陵、祭天之地,以告慰大漢先烈帝王,祭拜天地,以宣大統……” “這,全然聽憑陛下旨意,何須再問他人?”曹操拱手而笑,面色坦然,絲毫沒有因為劉協的問題而露出情緒變化。 他心中也明白,劉協乃是個通透人,否則不會被董卓選為天子。 本身天子可是劉辯,只因劉協當時在少年時期就露出了過多的才智、平穩的心性,方才被董卓看重。 畢竟更加懂事。 如此方才的這些話就耐人尋味了,曹操何等敏銳,完全能感受到劉協是在試探,想要看看曹操的態度, 是否和李傕郭汜一般。 又是否和董賊一樣猖狂。 但曹操,對答如流,將權力又交還給他。 劉協滿意的微微點頭,而后面露思索狀,忽而搖了搖頭,喃喃自語:“如此不好。” “這樣,愛卿!” 他抬頭又叫了曹操一聲。 “陛下請說,”曹操面含笑意,眼眸依舊恭敬。 “朕覺得,當下之計應當是修繕擴建許都皇宮,如此方可穩固布防,若是得了朝貢,將一部分錢財用以擴建,另一部分用以犒賞兵馬,若是還有結余,那就用來賞賜有功之臣。” “愛卿立刻去命尚書臺,為朕擬一份功臣奏表上來,朕要看看是哪些忠漢志士,立下了何等功績。” “喏。” 曹操深鞠一躬,此策才算是滿意,如此一來百姓與士人都可寬慰。 至于封賞,此后可再進言。 想到這,他看了一眼站在一側的董承,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冷冽的笑意。 兩人之間,已然不可能如初見時那般的融洽。 不過,曹操也明白現在這些保皇派的舊臣,以及朝堂之上忠漢的世家之人,譬如鐘繇、楊彪等,是天子最后的凈土,暫且不好動他們。 如今天子剛定,還是百廢待興的時候,既如此,觀其后效再說吧,如若沒有這些人都是聰明人,各司其職,不做內亂之事。 不再妄圖染指控制天子,日后大家都可相安無事。 若是還有不識趣者……那就不怪我殺人了。 曹操心道。 …… 夜晚。 原本鄄城的心腹官吏,和家中眷屬已經隨馬車車隊到達了許都內城安住,文武官員在城內選定了自己的宅院。 在傍晚時,街道上到處都是車水馬龍,人員攢動。 彼此間見面便要行禮,熱鬧如平盛之世。 徐臻在家中后院,與宿衛營一起搬動武器架與許多演武的器具,放在了后院之內。 他不收禮品,戰時所繳獲的財物,要么用來強軍換糧,要么就是直接犒賞給了麾下將士。 所以要搬來的家具都不多,不少都是蒲風他們手工精心打造,然后只收取了最基本的費用。 連耗材都是徐臻請人去山上自取的木材、竹料和礦產。 但宅院雖然簡陋,卻是擺放整齊,存放書籍多了之后逐漸像是儒生所謂的“簡約陋室”,徐臻與諸葛亮并不覺得貧寒。 反倒得以明志。 搬完了東西,徐臻給了典韋錢財,讓他帶兄弟們去好好喝頓酒,等開始慶功的時候再去軍營多搬點酒回來家中存著。 許褚在旁看得都傻眼了,曾為一地大兄的他,從沒見過這樣的。 慶功的時候去搬酒回來存著…… 但若是說太守摳吧……自己財物無所留也,都分給了麾下的兄弟。 又很慷慨。 “太守,搬酒是為何呢?” “折現啊,慶功豈不是每人都有酒喝,喝不完就拿回來存著,如此日后再喝年份酒,只要窖藏得好,年份酒必然珍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