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陶謙甚至以為是有援軍來了,但等來的消息,袁紹、公孫瓚、袁術等人都同時拒絕出兵,能相助者不過寥寥。 孫乾似乎只請來了劉備,如今剛從青州而至,還有幾日才會到達郯縣,但劉備所帶兵馬不過兩三千人,并不能威懾曹操。 至于他為何會來,陶謙現在還來不及去考量。 此刻,他正被又一個消息所困擾。 曹操的兗州,發生了內亂! 呂布正在犯其濮陽,而內部似乎也在作戰,鄄城、東阿、范縣三地,封境長達三日之久! 陳留之地,也同樣在用兵! 這樣一來,陶謙心里按捺不住激動之情。 戰機。 他苦苦等待的援軍沒有來,卻等來了這樣一次絕佳的戰機。 “怪不得曹操會撤,”陶謙低聲感慨,在案牘前陷入了沉思,俄而,猛然抬頭看著所來匯報之人,“你確定在內亂嗎?!” “絕對是!曹操兗州內亂已起,他兵馬全部在攻打徐州,唯有不到一萬人守境,小人得探報時,兗州已經封境了!” “許多百姓都不敢隨意進出城池!” “主公!” 在旁的曹豹當即站出來抱拳,“這必是好時機!我們應當立刻出兵,阻斷曹操的去路,讓他不可回援兗州?!? “如此,可以將他拖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無形之中,便是消耗其軍心,振奮我之士氣,而后下邳必然可守住,甚至能拿回失去的城池!” “主公,此事還需再思量,”陳登冷不丁的說道,奈何他生得太過白凈英朗,年紀很輕。 如此面貌軍中將軍向來多有不屑,又因兩方本屬不同派系,引來了一片嗤笑。 曹豹頓時冷哼道:“元龍善于政,卻不善行軍打仗,我軍連日守城,曹軍士氣高漲,聲勢浩大,攻城兵馬源源不絕,早已讓將士士氣低下?!? 最重要的是,曹操這支兵馬并非是不義之師,是以百姓與將士心中流言四起,不肯賣力。 說白了,就是曹操的檄文非常有效用,很多將士也覺得害人父母,遭致此仗,卻還要賣命守城,心中已經極為不平衡了。 只是當著陶謙的面,曹豹說不出口來。 “若是此時不攻,唯有棄城保存兵力,退守郯縣。” 但是郯縣,可沒有這么高的城墻,那時候士氣將會更加低落。 “元龍,你就算不領兵,卻也應該明白兵敗如山倒之理,一旦將士軍心崩潰,那就真的是山崩一般,無法挽回也?!? “將軍……” 陳登表情淡然,依舊是雙手合攏在袖中,執禮而拜,頗為冷靜的說道:“在下不通兵法,不曾帶兵,但是明白據險而守當是優勢,如今雖艱苦,卻也可勉強而守。” “若是出城去,便是求變,變數好壞不可測也,萬一逼得曹軍棄兗州而攻徐,豈非適得其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