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相比于之前等待開倉放糧去感恩戴德,這等大肆開墾田土,并且將多戶抱為一冊的做法,讓百姓更加有盼頭。 至少不用擔心領了糧食后,下一次等待開倉在什么時候。 是以,屯田令下不到三日。 全境之民幾乎都進入了有序的開墾行列之中,居于衙署的曹操,得各地的政見奏折后,笑得合不攏嘴。 這百萬人口之難,當真算是安置了下來。 此時,陳留內城府邸,一處豪宅之內。 兩名文士,一位將軍在屋內,面色有些不悅。 居中坐在主位上的,是一身穿褐色錦袍,顯得富態的中年男子,胡須濃密而眼框細長,笑起來時候會瞇成一條縫。 不過此時,他卻并沒有任何笑意,所以眼角顯得如刀尖一樣,帶著鋒芒。 “陳留尚且如此,日后不光是一郡之地,哪怕一州之地都能有糧食入倉,青州兵有三十萬,會如何感恩戴德……” “此策,我倒是去打聽了,”下首文士瘦削,黑衣黑袍,頭戴冠帽,面容冷肅,“據說是軍中一校吏而上。” “有如此遠見,恐怕只是剛巧碰上罷了,如此只能說一句命眷曹氏,讓他得此民心。” “孟卓,依在下之見,恐怕曹操必然能坐穩州牧之職了。” 說話這瘦弱文士姓陳名宮,字公臺。 和張邈等兗州名士,在兗州刺史劉岱死后,一同推舉曹操為州牧。 當然,最初提及此官位的,還是人在冀州的袁紹,他們只是推波助瀾,當初所想的是,兗州名士不少,一向都有民望,百姓之依托也。 即便曹操任州牧,也需倚仗他們。 誰知,來了一個荀文若。 任用之官吏,多是這位荀氏之后推舉的潁水寒士,以才為主,不重德行名聲。 一下弱化了他們名士之勢。 再加上,兗州名士之首邊讓多次表示對曹操的厭惡,導致被殺。 這讓他們頓時明白,當地的名士勢力,恐怕已經失勢了,日后這兗州絕不會再有張邈一席之地。 州牧一職,雖是推舉,但大多是從各地的郡守之中出。 也就是二千石們。 當時足以受舉薦而起的人,最應當是擁有八廚之名的張邈,所謂廚者,便是急公好義,散財而善之人。 張邈經營多年,本有此名聲在外。 結果袁紹力主推舉了曹操,只字不提張邈。 其緣由,張邈認為……乃是袁本初要擁立劉虞在幽州為天子的時候,他曾極力反對。 事情的癥結,就在這。 張邈現在以為,曹操要徹底除掉兗州名士,是遲早的事。 畢竟,他麾下的心腹官吏,遲早要洗得干凈方可放心任用,日后也好一心對外,不必擔憂內部爭奪之勢。 “哼,”張邈冷然深吸一口氣,片刻后一只手拍打在了案牘上,道:“倒也不可坐以待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