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光茍全于亂世,還要力求聞達于諸侯。 …… 此時,一襲灰色短服著身,外穿皮甲的徐臻整理了一下著裝,將頭發束帶,眉清目秀,目光堅毅。 腰間挎刀從營帳里出來,準備帶隊夜間巡守,他屬于曹仁帳下的兵吏,不過官階不大,沒見過曹仁幾次。 “伯文!” “軍師。” 剛出來,徐臻就看見軍營內的軍師祭酒戲志才迎面走來。 戲志才,是潁川寒門中的士人,曾賦閑在家數年,暗中結交好友,一直名聲都不太好。 身穿黑色紅邊的袍服,頭上包巾束發,須發略微有些凌亂,臉頰瘦削可見骨頭,看起來有幾分消瘦感。 但整個人,給人的感覺還是頗為飄逸。 戲志才是在今年曹操退推舉為兗州牧之后,他被擔任司馬的好友荀彧舉薦而來,追隨曹操左右,征戰多次。 戲志才快步走來,臉上帶著和善的笑容,徐臻也遠遠的抱拳微微執禮。 這是他第一次見戲志才,因為之前的求賢令下,在境內廣征賢才,徐臻為了有更好的出路,也向上遞交了一封盡力所寫的策論。 亂世以獻策求出路,如今是寒門子弟、白丁儒生的路途,相比于當年盛世之世的入仕無門,已經好太多了。 “你的策論,我已經交上去了。” “荀文若會查看,至于結果如何,很快便知,我已要他立刻去看。” 戲志才表情倨傲,直接告知了徐臻結果,“從軍中能有策論,實乃是少見,此次若是不納,無人賞識,你可愿意到我帳下?” 原來是為了這個。 徐臻心里恍然明悟,不過想來也不奇怪,如今軍中多為壯丁,或是百姓之中農戶出身的男子,不得耕種而為鄉勇,招募而入營。 當初徐臻也是這么來的,因為認得的字比別人多,久而久之,就會受其他兵卒的尊重。 現在送了一份策論出去,戲志才當然會注意。 “而且,我個人十分欣賞,你的書法與行文,雖然并不順暢飄逸,但卻敘事工整。” “所謂屯軍策論,以戰養戰之論,倒是令我頗為看好,與我當年方略不謀而合!” 戲志才當初一到兗州,和曹操徹夜長談,也是為他畫下了極為壯觀的藍圖,沿黃河而衍,抵袁而壯大。 要的便是爭長遠之道,靜待時機,而徐臻在策論之中提到“軍屯”,讓戲志才非常感興趣。 他覺得這將會自己方略之中,極為重要的一塊拼圖。 有了這種靈感,哪怕只有瞬間,戲志才也忍不住放下所有事,馬上過來找徐臻。 現在他表面上看著十分平靜,但其實,心里已經非常期待了。 只差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