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總,你看,大誠的老板王巖那邊卡著品牌不放,你這邊有什么辦法...“ 和王巖溝通的不順暢,劉亞濤第一時間就和吳舟做了解釋。 畢竟這錢都打過來了,品牌沒辦法做,他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吳舟不在意。 “沒事,他們想做就讓他們做,三個月后收回來就是。產品上架初期是以美食客做先上,后期,嗨食品牌收回來之后,再把嗨食作為副品牌加上,做雙品牌就好。”吳舟隨意的說道。 雖然說公司股份,吳舟這邊占了49%,可以說一半都是他的呢,但畢竟劉亞濤還是絕對控股的股東,萬一后面要是整什么幺蛾子呢? 所以,主品牌肯定得是吳舟自己的,副品牌才是嗨食。 雙方一直合作愉快的話,那就一直這樣下去,都得利,一旦合作不暢。 吳舟這邊也能及時抽身,前提的品牌建設的投入,也不會浪費了。 “做雙品牌啊,那條碼用我們的嗎?”劉亞濤也大概明白吳舟的顧慮,雖然還是希望吳舟這邊能全心全力的做嗨食這個品牌,但他自己也清楚,這個主動權在吳舟這邊。 畢竟市面上還沒有比吳舟的公司更會打造爆款的公司。 “嗯,都行。”條碼這個就無所謂了。吳舟隨口答應,但而后再度認真強調。 “嗨食品牌歸屬的事兒,先放一邊。現在重點是,把我們生產線升級,原料品質提升,以及調料配比的調整。先把產品打磨好,不然我這邊不會去推的,我們公司只做高品質的產品。”畢竟剛合作,還是得再三強調一下。 劉亞濤附和地點點頭,實際上誰不想做好東西,但好東西貴啊,貴的東西就賣得少啊,沒銷路的品牌也意味著死亡。 也就吳舟這邊都是高客單產品成功案例在,不然劉亞濤得愁死。 與此同時,王巖辦公室,作為老板的他,大發雷霆。 “整天都干什么呢,這么好的品牌,在眼皮子底下,都能被橋霏家搶走,你們還能干點啥?”王巖一臉怒容地看著會議室里的眾多運營。 只是一個個的都低著頭,不敢和老板正視。 “王總,這個品牌,我們當初分析過,現狀的品牌流量很小,也就三線開外的程度,整個品牌的產品線產品,我們也篩過,最高的細分類,行業頭部的銷量也才2w出頭,這就是中小類目,沒多大市場潛力。“有運營略有些委屈地為自己辯解道。 不是說,橋霏家選了這個品牌,就代表這個品牌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