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群人真的太討厭了!這背地里說的那些東西,我都不稀得聽!” “什么塞爾吉奧未來必成大器,是五大聯賽級別的水準。” “什么你是球隊體系利益既得者,空有比賽數據,沒有比賽能力。” “他們當助教可惜了,他們個個都是懂球帝!” “這不是見不得人好嘛!” 姜蕓竹為鄧凱打抱不平。 她現在看鄧凱的小弟弟,啊呸……看鄧凱這個小弟弟簡直順眼的很。 “很正常,其實就算是歐洲媒體對我的數據和表現也都一直心存疑慮。不是他們的錯,是我優秀的太離譜了。”鄧凱笑道,“看過我的比賽后,他們以后談論的內容應該就會變了。” “你真的……我哭死!”姜蕓竹覺得鄧凱簡直太大氣了,明明才十三四歲,怎么身上竟然有一種成熟男性的魅力? 然而姜蕓竹一走,鄧凱就陸續給隊友發去了信息:“明天的比賽,按計劃進行!” 隊友們紛紛回復:“ok!” 對于這場友誼賽,隊友們一開始打算踢著玩玩就行了。 但是現在沒戲了。 凱少發話了! 誰要是松懈,誰下半賽季就別想首發了! 千萬不要質疑凱少對馬克薩的影響力。 盡管馬克薩多有遮掩,但長達半個賽季下來,大家還是發現了他的戰術安排、臨場指揮、換人調整等都大量參考了鄧凱的意見。 畢竟清潔工出身,專業能力這一塊兒馬克薩不比隊內的小球員強多少。 打完電話之后,鄧凱看著窗外,陷入沉思。 鄧凱為什么要幫娃哈哈隊? 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他需要……自抬身價。 不管是國內的足球媒體還是球迷,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在看待自家球員的時候,往往很難站在一個比較客觀的立場上。 有些人過分拔苗助長了,覺得國內的小球員人人都有梅羅之姿。 有些人又過于不自信了,認為國內小球員甚至比不上國外小球員的一根腿毛。 這種復雜的情緒體現在鄧凱身上,就是……質疑。 先是質疑一個華裔球員憑什么能夠成為球隊核心,是不是假的? 這個質疑的底層邏輯就是“中國球員不可能有這么牛逼的人物”。 再是質疑鄧凱數據這么菜,怎么當上核心的?他要是能當核心,那豈不是我上我也行?我們娃哈哈人人都能當核心了呀! 這個質疑的底層邏輯則是“國內球員比鄧凱強的太多了”。 這兩個底層邏輯是絕對對立的,但他們卻是出自同一批人之口。 這種復雜性,就是人性的扭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