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樂爸也聽到嚷嚷聲,趕忙從玉米苗間鉆出來往家跑,雖然不知道是喜是憂,但凡找來他家都是客人,當以禮相待。 看到人群來得還有點遠,周秋鳳也不跟吳嫂子磨嘰,疾步快走,快速將肥料送進園地。 吳嫂子看到那一大撥人一窩蜂似的涌向樂家,幸災樂禍不已,抱著看好戲的心情,也不急著回家了,就站在旁邊瞅。 等一群人奔近,吳嫂子愣了,那帶頭引路的人不是三中的羅老師嗎?當年她家張婧讀高一就是羅老師帶的班,到她們家來家訪過,她認識。 再看那些人全扛著長炮短炮,那裝扮分明是記者!還有陪同的幾個人也是滿臉笑容,喜氣洋洋的,好似十分激動。 看著就不像是找碴的,吳嫂子懵了。 羅班帶著一撥人直奔樂家,心頭感慨萬千,高一那年他來梅子井村對班里的幾個同學家訪,重點是到樂同學家訪,當時心情無奈又復雜,時隔三年,他又一次來了,仍然是為樂同學,這一次卻是激動興奮,古人說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真乃至理名言。 來過一次,羅班認得路,駕輕就熟的到樂家屋外就喊:“樂韻同學,樂韻同學……” 他知道樂父有份工作,按理今天也在上班,樂家門開著,十有八九是樂韻本人在家,所以直接喚學生。 樂爸跑回家快速的洗了手腳,進屋里剛穿上拖鞋走到門口想去看看來人是誰就聽到有人喊,也聽出是孩子的帶班老師,忙柱著拐杖挪出門回應:“羅老師,樂韻不在家,您快進……” 當看到那一波記者,他一時就變成一枚啞炮,那顆心突突的亂跳,緊張的不知該說什么。 “您好,我們是xx電臺記者,您是樂同學父親樂清先生是嗎?” “您好,我們是xx電臺記者,我們……” 扛著設備的省電臺,市電臺和縣電臺記者們看到主人,甩下眾人,爭先恐后,一擁而上,長炮短炮對準樂爸,進行第一手采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