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行了,都退下吧!”命令宮人們出去,溫尋兒這才將玥妃扶了起來,“姑姑,適才我的手法,你可記下了?” 玥妃擦了擦眼角,恢復了一慣的模樣,點了點頭。 “你是怕?” 溫尋兒點了點頭:“如今的宮里變故多,難保下一刻發生什么,若是我一時脫不開身,姑姑也可以動手!” 玥妃點了點頭:“放心吧?!? 與溫尋兒不同的是,宮中多年,她有刺繡基礎,拿針的手可以很穩。 一連三日,她們每日給皇帝放血之后,皇帝的臉色果然慢慢有了好轉。 玥妃喜在心頭,伺候起皇帝越發用心。 而每日來把脈的太醫也不知道是不是被顧允之擺平了,反正每日診過脈后,掀開簾子看了一眼皇帝的面色便提了藥箱出去,再沒有別的什么話,自然,也沒有什么壞消息從外頭傳來。 又如此相安無事過了幾日,這日溫尋兒閑來無事,在廊下逗鸚鵡,正巧見幾個宮人在另一頭八卦。 “聽說了嗎?這一次的叛軍來勢洶涌,已經接連占領了城外好幾處鎮子了!” 溫尋兒眼皮子一跳,貼近了墻根。 “不止城外的呢!自從皇上出事,外面各種各樣的傳言都有,尤其這段時間,有關于皇上昏迷不醒的消息直接就到了鄉野百姓耳中,一傳十十傳百,那些有反心的人早就按捺不住,尤其是咱們大炎國向來匪寇橫行,之前皇上在的時候還盡力招安,給盡了這些匪寇好處,如今皇上一出事,各地官員也開始懶政了,那些匪寇失了好處自然又重新開始鬧事起來,就等有人挑頭!” “是啊,但凡有一個聲音反了,那不得是一呼百應!” “可不是,所以說,皇上若是再不醒來,就真的出事了!” “出事!出事!” 鸚鵡忽然說起人話,大聲叫嚷了起來,驚得那幾個宮人魂飛魄散,一哄而散。 溫尋兒從墻根處出來,連忙沖進殿內,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玥妃。 “當真?” “千真萬確,剛才外面的宮人說的!這事若是連宮里的宮人都知道了,想來不是小事!” 她想起蕭霽危之前說大皇子即將忙得腳不沾地的事情,估摸著指的就是這件事。 一旦大皇子分身乏術,他們這頭才是最好的時機! * 另一邊,宿德宮。 聽完了屬下的稟報,大皇子氣得直接將手邊的杯子摔了個粉碎! “這群該死的匪寇!居然趁這個時候謀反,他們可真是打的好一手如意算盤!” “殿下,當務之急,是趕緊平叛!雖說城外的叛軍暫時有駐軍在,一時半會兒掀不起什么大風大浪,可若是任由事態這么發展下去,將會越難控制,到時候不僅朝局不穩,整個大炎國都會陷入一盤散沙!” 顧羌狠狠一巴掌打在桌子上,氣得臉都青了。 “屬下到覺得,眼下當務之急是趕緊拿到玉璽!”另外的人提議,“玉璽一天沒到殿下手中,殿下便只是一個監國,叛亂的情況愈演愈烈,這個時候平叛固然是好的辦法,但是若是殿下能名正言順拿到玉璽,便能隨意調兵遣將,屆時鎮壓不也是揮揮手的事?” 顧羌眸底掠過一絲狠色,看向一旁一直不說話的蕭霽危:“你怎么看?” “回大殿下的話,霽危以為,叛要平,玉璽也要找!但是叛亂一事霽危不支持強行鎮壓。” “哦?”大皇子看向他,“那以你之言,要如何做?” “殿下初登大寶,要的是安穩,眾所周知,大炎國匪冦橫行一直都是心腹大患,非一兩日可平息,倒不如延續皇上之前的做法繼續詔安,只要殿下能說服最大的匪冦窩,其余的那些順勢而為的小勢力便不足為據,他們多也是仰仗著別的大匪冦才做出這種跟風的事情,一旦別的匪冦趴下了,他們自然不敢再站著!” 眾人一聽,深覺有理。 “蕭公子這話確有幾分道理,眼下朝局未穩,這么做無疑是最好的法子!” “那好,那就先招安!”說到這里,顧羌又泛起難來,“只是,這人選誰最合適?” “若不然就蕭公子去吧?他向來會說話,招安的事情,他自然是最佳人選!” 大皇子聞言,看向蕭霽危:“你覺得如何?” 蕭霽危掃過眾人,上前一步,“嘴皮子再好,也比不過誠意,此事,若是大殿下親自前往,許諾他們安穩的生活,才是最有利的招安之法!” “你的意思,是要本宮親自去?” “正是!” 這話一出,眾人便快速議論起來。 “不可!大皇子身份尊貴,這些匪寇又是殺人不眨眼的,萬一有什么事,誰能擔待得起!”有人不同意。 “不錯,這樣的時刻,大皇子就應該坐守宮中才對,怎可輕易冒險?” 顧羌掃過眾人,再次看向蕭霽危,目色沉暗:“除了誠意,應該還有別的,理由!” 蕭霽危便將顧羌前去的好處一一說了上來。 “除了表達誠意,自然如諸位大人所言,還有冒險,膽識!”他看向幾位官員,“雖說殿下暫時掌控了朝局,可諸位大人都知道殿下手中沒有玉璽,幾位手握重兵的權臣也尚在遠處沒有回來,換句話說,大皇子目前根基不穩,隨時都有被推翻的可能,一則玉璽必須要找,但二則,也該是向那些尚未歸順的朝臣展示膽識和魄力的時候了!” 他朝顧羌欠身:“若是殿下能在這樣的形勢之下親自招安匪寇,他日殿下的膽識和魄力自然會被這些臣子們所知曉,終使他們現在不肯歸順,可一旦到了殿下榮登大寶的那天,歸順不是遲早的事情?” “可即便殿下不親自招安,只要拿了玉璽,他們還不是一樣臣服?難不成,他們還敢反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