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道光經世派-《大清疆臣。》
第(1/3)頁
“莘農,如今昆明還有其他不足之處嗎?”阮元也順便問了一句。
“昆明如今的情況還好,但確實有一件事,我有些擔憂。”伊里布看看一旁湖水,又向阮元道:“咱們云南省城一共有兩個糧倉,這幾年因為云南沒有大災,所以倉儲一直足夠,但這兩個大倉卻都在昆明城外。也就是說,如果突然出現一伙賊人,偷襲昆明,就很容易出現賊人輕易占據糧倉,而城里無糧可用的局面,若是那樣,可就糟糕了。但昆明城里也有個難處,就是城里土地過于低洼,若是在城里設置糧倉,糧食又很容易朽爛,那樣存糧沒用啊?所以……下官是一直沒找到萬全之策。”
“既然如此,我倒是有一個辦法。我將它取名為‘一米易二谷’,莘農可以聽聽,若是可用,咱們便在城里修筑糧倉。”聽著伊里布對糧倉情況的描述,阮元也有了主意,道:“我在廣東的時候,在很多沿海府縣視察過糧倉,那里不少糧倉存的都不是米,而是沒有舂輾脫粒的谷子。這是因為那邊靠海,濕氣比這里還要重,所以儲存糧米,反而容易朽爛,但沒脫粒的谷子不同,可以儲藏很長時間。既然城內不易儲存糧食,那正好可以用這個辦法。我們可以先定下……就十萬石吧,將附近征收的十萬石糧米改為征收米谷,也可以分三到四年,每年入倉兩三萬石就夠了。這樣百姓只交谷子,不用舂米,也不用挑揀,官府這邊十萬石谷,大概能出五萬石米,昆明糧倉有五萬石米備用,即便有個萬一,也能支撐幾個月了,正是官民兩便之事啊。筑倉地點嘛……西門那邊還有空曠之地,就在那里建糧倉,如何?”
“阮總制,這個辦法不錯啊?既然總制早有經驗,那下官回去之后,就去辦興建糧倉的事!”伊里布也當即向阮元請纓道。
很快,阮元和伊里布便在昆明城西選了一處高地,前后興建了五十座糧倉,名為“太平倉”,預計三年之內,在倉里貯藏谷物十萬石。這樣一來,昆明的糧食儲備也更加充足了。
此后,針對原本尚屬穩妥的銅政,阮元也更進一步,撥出部分府庫余錢,為運銅之人增補津貼。眼看云南邊防、鹽政、銅政、倉儲諸事皆已大有起色,阮元想到距離上次入京已有整整六年,無論按督撫常例,亦或拜謝道光為二子加賜郎中之恩,這時都應該入朝覲見,便即準備起北上之事。正好就在此時,孔璐華的一封家書也送到了云南督院,信上言及揚州一切平安,只是書信之后,卻還夾著一張短箋,上面寫著一首七言絕句:
擬入京華共舊林,不期滇海久分襟。
錦囊但覺新詩少,白發還愁舊病深。
萬里江湖難放棹,一樓風雨獨停琴。
致君珍重無多語,惟把丹心答帝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翁牛特旗|
文安县|
家居|
运城市|
泸水县|
栖霞市|
锦屏县|
手机|
衡阳市|
怀来县|
新乡县|
共和县|
新密市|
军事|
德兴市|
泽库县|
秦皇岛市|
文昌市|
崇仁县|
贵南县|
林西县|
青州市|
三门峡市|
安宁市|
景泰县|
定兴县|
芜湖县|
蛟河市|
潞城市|
宣化县|
陇川县|
安阳市|
亳州市|
铁力市|
芦山县|
无棣县|
南昌县|
太仓市|
江城|
桂东县|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