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戰場上,不知不覺間漫起了一層薄霧。 利比烏斯對漢軍的來去如風,有些意外。 他再次調整戰術道:“漢軍速度快,我們就聚陣推進,各部合兵,列方陣前行!” 漢軍的突襲,加上遭遇反擊時的速度,讓利比烏斯相當警覺,決定以穩破快。 “將軍,翻過前方的矮丘,有一座密林,面積不小。 漢軍選在這里打伏擊,顯然早就準備好了背靠密林,能快速抽身。 他們躲進去,想依靠密林作戰。 戰場上起的霧,怕也是他們先過來,進行的布置。”斥候探查匯報道。 利比烏斯:“在外圍縱火燒林,看他們往哪躲! 左右兩翼,各五百人成列,從兩側推進,占據高點,只要有漢軍出現,立即迎敵。中軍前后兩列,彼此呼應前行。” 隨軍的部眾都會攜帶取火之物。 古羅馬人以木屑混合動物油脂,放在密封的容器里,能久燃不熄,和神州的火折子類似。 此時,戰場上彌漫的霧氣漸重。 大火很快燃燒起來,七月天干物燥,火勢沖起的濃煙,幾十里外都可看見。 而濃煙和霧氣相合,戰場上影影綽綽,已看不清敵我之勢。 泰西封。 觀戰的眾人,時而能見到霧氣中人影交錯,卻是分不出敵我誰占上風。 提圖斯從起初觀戰,被漢軍伏擊的震驚,到羅馬部眾快速擺脫漢軍突襲,開始反擊,再到利比烏斯看破漢軍速度優于己方,讓部眾保持隊列,以穩制快。 接連而來的變化,讓提圖斯對利比烏斯的臨場指揮能力,相當滿意: “漢軍先到戰場,進行布置,打了我們一次伏擊,戰術用的不錯。 這些年,敢伏擊我羅馬人的隊伍已經不多。 不過當我們的部眾共同進退,漢軍將不會再有機會。” 霍去病瞄了眼提圖斯。 敵我交戰,當一方靈活利用地勢,移動變化,破敵的手段會很豐富,層出不窮。 羅馬人采取聚集作戰的方式,看似同進同退,很穩,卻忽略了環境本身的復雜性。 他們的移動速度受限,作戰方式單調,將逐步落入被動挨揍的局面,注定了會一點點被蠶食。 不過觀戰的人并沒有霍去病對戰局的認知,大多和提圖斯一個心思。 覺得霧氣彌漫前,羅馬軍隊主動舉火燒林,明顯占了主動。 …… 戰場上,利比烏斯已經意識到情況不太對,眉頭緊皺。 “將軍……” 利比烏斯不遠處,站著一個穿白色神袍的中年人。 他手里托著一張皮卷。 這中年人就是元老院派來的神賜部眾首領。 利比烏斯之前對霧氣和濃煙彌漫,遮蔽視線并不擔心,原因就是神賜部眾能洞察真實,看破迷霧。 但此刻,白袍中年人洞察到的情況,出現了偏差。 漢軍的兵勢匯聚,霧氣擴散,有疑兵之計的效果。 中年人難以辨析漢軍在霧氣里的兵馬動向。 利比烏斯也隨之失去了對戰局的把握。 “我去看看!” 中年人交代了一句,手中的皮卷神光熠熠,護持著他進入了霧氣當中。 有一隊兵馬亦隨其一起離去。 中年人走后不久,前方風勢呼嘯,霧流滾動,戰車上的利比烏斯汗毛倒豎,忽生警兆。 他純憑感覺揮動手中圓盾,擋在身前。 當的一聲! 手中盾牌如被巨錘砸中。 利比烏斯在戰車上連退兩步,感覺托盾的手臂發麻。 但見不遠處有一個親兵,被一柄巨矛穿胸而過,哼都沒哼一聲,倒地身死。 那巨矛從迷霧中投射出來,被利比烏斯格擋后偏移,刺入了身畔的一個部眾體內。 好強的力量……利比烏斯念頭未完,就見霧氣中出現一縷鋒芒,直奔自己而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