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漢代是羌族的興盛時期,其分支和名稱繁多。 他們居住在漢以西,被稱作西羌,西零,以游牧為生,時而劫掠漢境和西域各地。 西羌各族中,最強大的部落聯盟是‘先零羌’。 到了武帝時,先零羌與封養羌、牢姐羌結盟,與匈奴勾結一度緊密,合兵十余萬,大肆攻取漢令居,安故等地。 到漢王朝中期,被戰敗歸附的羌人大量內遷,與漢族雜居,融合,逐漸被同化,開始從事農業生產,為推動漢人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沒歸降的羌族則遠遷避禍。 羌族可細分為婼羌、發羌、唐牦、五夷、八氐,以及西南地區的牦牛羌、白馬羌、青衣羌、參狼羌和冉駹羌,諸多部落。 所有羌、氐等西南夷,又被稱作西戎。 此時的長安正在醞釀一場大喜事,冠軍侯和公主殿下的婚禮。 繁華的長安城,早早進入了喜慶的氛圍。 而在漢境西北方向,夜色正濃。 先零羌的眾多羌族首領聚集。 游牧部族的特點是平素內斗也很兇,但遇到更強大,或更富足的目標時,他們會統一對外。 有些本身是世仇的羌族,也能聯系在一起,共同對敵。 “我召集各部,是因為收到消息,說漢人要拓寬國境。漢人皇帝竟傳旨給我等諸部,讓我們去長安覲見稱臣,若不從,就要發兵來攻。 我西北,西南各族,將成為漢人的首要目標。” 說話的人叫滇楨,是先零羌其中一族的酋首。 此人年在四十出頭,年富力強,膚色棕紅,個子不高,但格外壯實。 羌族分布在漢境西北,一直到西南和百越交接的沿海地區,都有他們的蹤跡,大小部落以百計,強弱不均。 滇楨統治的古羌,是其中頗為強大的部族之一,可戰之精銳過萬。 他統領古羌,位于漢地西北角,距漢地最近,屢次和匈奴串聯,劫殺西域和漢近年興起的商旅,搶奪財物。 漢軍若大范圍來襲,他們就撤走躲避,若小范圍過來,則難以對他們形成有效打擊。 “漢人想讓我等歸附,已不是一日,哪次成功過?不過是漢人皇帝妄想罷了。” 說話的是另一小部落之首木瑯拖,身形干瘦,頭戴氈帽,面相兇狠: “大部頭召集我們,可是要糾集各部,襲掠漢人,給漢人些厲害看看?” 木瑯拖吐了口濃痰,厲聲道: “我聽說漢軍擊潰了匈奴王庭。漢人皇帝為此通告天下,頌揚漢軍漢將的功績。想是擊敗了匈奴,讓他們覺得也能擊敗我等各族!” 木瑯拖和滇楨素來關系親密,是結盟關系。 木瑯拖的部落人馬少,依附在滇楨的古羌部之下。 此時眾羌族,是在古羌部的寨子里聚集,位于一座黃土和木石壘砌的大殿內,四壁掛滿了獸皮做裝飾。火把熊熊燃燒,光影忽明忽暗。 滇楨坐在主位,環視數十名坐在周邊的部落族首,道: “我亦聽說了匈奴王庭被擊潰之事,但北邊傳過來的消息說,漢軍是占了偷襲之功,匈奴正處在夏牧時節,本部人馬并未全部集結,才被漢軍占了便宜。” 又道:“我們應該小心,但不需要懼怕。我們這些年和漢軍交鋒以百計,對他們足夠了解。” 木瑯拖道:“漢人是欺我羌族力量分散,各部不能協力,否則我們哪需懼怕漢軍? 各部若能合作,漢軍來一個我便殺他一個!” 滇楨見鋪墊的差不多了,道:“漢人和匈奴今年已打過兩次,眼下絕無力對我們出兵。 若各部愿意合作,對我們來說現在反而是個好機會。可以給漢人些厲害看看,等他們反應過來,我們已抽身退走,散入南部林野之中,看漢軍能如何?” ———— 夜色深沉。 霍去病和董夫子談崩了,各家氏族之主也跟著董夫子下了車。 隨后董仲舒離開,這幾個氏族家主,卻是重新聚在長安的一棟大宅內,商榷接下來的行止。 “董仲舒和冠軍侯涉及兵、儒之爭,這事我們參不參與?”王家之主王謙問。 “參與?你想參與兵、儒兩家之爭?” 李忠冷笑道:“你王氏那桿大戟,還在冠軍侯手里,不想要回來了?” 李兆也道:“董夫子可以不怕那冠軍侯,我等卻不行。 不獨是傳承之物落在他手里,我等氏族的祖訓也是不參朝政,否則焉能續存到現在? 何況……我李氏的李廣亦在朝中為將。此事不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們也不應參與進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