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空驕陽初升,草原上卻是星月無光。 王庭外,萬軍廝殺,有如人間地獄。 “結陣!” 霍去病對身后部眾傳令。 他身后隔了一個身位便是熊三,亦是全身披甲,打了這么久,始終沒人認出這是一員女將。 聽到霍去病命令,熊三立時開口納氣,腹腔鼓脹,而后發生雷鳴般的聲音:“令,結陣待敵!令,結陣。令,結陣!” 重復三遍。 雷轟般的聲音,整個戰場都聽得一清二楚。 戰陣廝殺,形勢紛亂,想將命令傳達給每一個部眾,熊三相當于隨身大喇叭。 她修的就是斥候傳訊之術,且天賦異稟,說話靠吼。 正和熊三交鋒的幾員匈奴兵毫無防備,仿佛被驚雷在耳畔劈擊,腦內嗡嗡作響,一時失聰,幾乎栽落馬下。 而匈奴王庭中,隨著大量兵員涌出,一股薩滿黑氣很快覆蓋了王庭,讓其內變得迷霧重重,兇險四溢。 霍去病目如利劍,穿透黑霧,看向王庭深處,旋即忽然抽身,策馬往王庭另一側奔行。 他這一動,敵我雙方皆被牽動,隨他的動作而動。 霍去病身后,漢軍潮水般分成兩列,一隊乃是追隨他殺入過匈奴大后方的近千人。其余部眾則收縮陣型,停止了對匈奴王庭的沖擊,轉而結出軍陣。 霍去病在策騎之際,揚手祭出一張軍陣圖,入地相融,消失不見。 王庭外的草原上,卻是浮現出一道道軍陣紋路,和漢軍相合。 八千余漢軍與陣圖相合,此進彼退,快速結陣。 當年韓信,便是連施計謀,又依靠臨場指揮的軍陣變化,打出了三萬對二十萬的井陘之戰。 軍陣之道,能將萬軍之力連為一體,分化開合,應用之妙,存乎一心。 對方兵力源源不斷,此時強沖,部眾折損必重,顯然不適合己方人少的戰場形勢。 所以霍去病令漢軍結陣。 在收到命令的一刻,姚招和趙破奴各領一隊,雙雙側分,形成雙蛟出水陣,與對手交鋒廝殺之余,隊列內每隔一人迅速內收,在雙蛟陣護持的空間內,快速形成第三條隊列。 漢軍的隊列變成了類似‘個’字型,此為三才陣的基礎陣型。 因變化簡單,所以在敵軍的攻伐下,仍能完成。 三才陣一出,陣列拉動位移,尾端有部眾長槍刺擊,和對方交鋒廝殺中,迅速化作四門斗底陣,然后一角前凸搶勢,形成五軍陣……六宇連方陣,直至十面埋伏。 整個陣列變化,由簡入繁,環環相扣,初時簡單,萬軍從中亦可形成。 轉眼復雜,殺氣騰騰。 這就是軍陣的精妙處,充分考慮了戰場形勢。 軍陣一成,遂展開洞當、中黃、虎翼、握機、連衡等殺機手段。 整個軍陣處處藏鋒,奔走間八千余人足下陣紋交錯,位列玄機,時收時合,讓鮮少接觸軍陣之術的匈奴人應對失措,不斷被蠶食。 霍去病將萬軍分兩列,以軍陣牽制匈奴主力。 而自身的千人隊靈活變位,引匈奴兵馬追趕,兩列彼此呼應,奇正,動靜之間,即為用兵之道。 匈奴部眾前赴后繼的殺上來,戰況進入白熱化。 鏘—— 戰場上,處處都是兵器和甲胄磕碰的聲音,喊殺聲,每一刻都有人身死! 霍去病的識海內,兵書熠熠,在激戰中心下卻如井中映月,一絲不漏地察看敵我形勢。 他親自統率的千人隊。 在王庭外圍策馬繞行,將神妙行軍策的速度,沖勢,發揮到極致。 “鋒矢!” 霍去病下令,熊三負責傳達,身后千軍,在疾馳中張開呈雁翼,如一個巨型箭頭,后方先爆發力量,傳遞給前排,層層相疊,最終推送給最前端的霍去病! 千軍之力從霸王戟上發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