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師尊?!? 傍晚,從朝中回來的白羽,對伏案看書的董仲舒執禮問候。 他在長安購置了一棟小院,將董仲舒請到家中暫住。 董仲舒正意態悠閑的臨窗而坐,把頭發簡單的挽了個發髻,只穿一襲白色內襯。 他所在的屋子,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筆墨香味。 這是他的修行境界,帶來的一種附加變化。 雖然只是簡單的墨香,若邪魅之物聞到,卻會受很大影響,甚至承受不住。 儒家修到高深處,能借國運而存身,氣象浩蕩。 董仲舒的字寫得非常漂亮,一邊看一邊批注。 白羽跪坐在一旁幫忙研磨:“陛下還準備在未央宮設宴,以彰北關眾將功勛。 我聽御史說,陛下親自傳詔告萬民,表霍去病之功。這等殊榮從未有過,便是當年衛大將軍打上龍城,也沒見陛下如此表彰。” 董仲舒神色平和:“霍去病在陛下身畔長大,受皇帝教誨。 自古以來,能被皇帝養大的臣子,這種君臣關系的特殊性是要考慮的。 他功勛越高,陛下就越高興,因為霍去病的成就,行為,一定程度上受陛下影響,是一種延伸。” 董仲舒緩聲道:“我近幾日好好想了想。你要記住,我們壓制,甚至敵對霍去病都沒關系。朝內各家有爭執較量,文武之爭,其實也是國事的一部分。 但切不可指摘霍去病的戰功,那就是在質疑陛下。 你連這點也看不清楚?” 白羽羞愧道:“弟子愚鈍?!? “你不是愚鈍,而是從沒遇到一個同齡人,如此灼目,讓其他人沒有半點光彩。伱心里大抵也是驕傲的,所以你想和他比一比高下,我不反對,但要分清時機?!? 白羽躬身,表示受教。 “那依師尊之見,匈奴后方真被霍去病以千軍擊潰,破十倍於己的兵馬?匈奴沒這么好打吧?” 他不是在質疑,而是探討的口氣。 通告上給出的戰功,不止他有疑慮,番系,周平等人也都暗中各有猜測。 “你要承認,有些人是能讓事情看起來變簡單的,此所以有人被稱為天才?!? 董仲舒思索著說:“陛下給出的詔告不會有假,軍功豈敢虛報,往大了說這是動搖國本的事。 他率軍擊潰匈奴各部,依仗奇襲的優勢,匈奴人準備不充分,被其接連破營是有可能的?!? 白羽道:“陛下讓師尊也同去參加北關將勇的封賞,要大宴群臣?!? 董仲舒瞅了眼自家弟子。 設宴獎賞兵家,還要讓他去。 這是要打他這張老臉嗎…… 當初在陛下的書房,那霍去病出征前,不該阻他的……董仲舒為自己一時沒能沉住氣有些后悔。 “那就去吧,說過的話,總歸是要認的。” 董仲舒道:“霍去病回長安了?” “應該是在北關,待局面穩定些,會和衛大將軍一起回來?!? 白羽道:“不過御史和太常說,霍去病從匈奴戰場抽身,已回過長安一趟,和陛下見過。” “這么說他是先回的長安,又去了北關?” 董仲舒頷首道:“那就對上了?!? “什么都對上了?”白羽不解道。 “御史番系昨日對我說,西線的羌、氐等族也退兵了。 我之前還不確定,看來霍去病真是從匈奴境內偏西的方位撤回來的,途經西域,羌、氐交匯處,然后從西側折返長安,再去了北關找衛青述職。 時間都對得上?!? 白羽訝然道:“師尊的意思,是他歸途時去西關外,奔襲了羌氐等族威脅我漢境邊關的人馬?” “他能奔襲匈奴,歸程稍作休整,再襲羌、氐等族,實非難事。” 羌氐等游牧部族力量分散,沒有統一強大的政權,戰力遠不如匈奴。 霍去病殺回來,將他們突襲沖散,屬于基本操作。 董仲舒輕嘆道:“從此事上看,霍去病除了勇武,且不謀私。 你可記得番系,周平等人,因為西關外族兵馬聚集,屢次進言調兵加強布防? 如今霍去病領兵輕易將外族沖散,和番系,周平相較,誰能為陛下分憂,誰更值得倚重?” “你不要和番系走的太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