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7章 鹽稅-《蒸汽大漢:家兄霍去病》


    第(1/3)頁

    霍仲孺一臉的疑惑,怎么自己的兒子僅僅看了一眼就知道偷逃了。

    霍光先問了霍仲孺:“阿父,咱們下河縣有多少人口?”

    “一共三千兩百戶,共計一萬五千余人(大門大戶丫鬟下人多,一戶可能就幾十人)。”霍仲孺剛看過資料所以記得也清楚。

    “阿父,一個人一年需要多少鹽?”

    “這誰知道?”

    這些事情沒有一個具體的統計。

    但是霍光知道,正常人一年的鹽攝入量是2.2公斤,也就是4.4斤,漢朝的一斤大概是256克,也就是半斤左右的樣子,換算下來就是一年需要攝入了鹽按照漢朝的重量單位算是8.8斤。

    當然這是需要的大概的量,因為漢朝的鹽不純,而且人也不可能純啃鹽,是加入到菜或者湯里面,多少會有一些消耗,目前務農的人也多,面朝黃土背朝天對于鹽分的需求非常高。

    姑且就算一人一年就需要9斤鹽吧,鹽是必須品,算上損耗還有大財主家的揮霍用度,9斤這個數量只少不多,而且霍仲孺算的人頭數還是有戶籍的人,沒算上流民也就是阿豪這樣的人,流民上百人總還是有的。

    一萬五千人余人,每人九斤鹽,也就是十三萬五千斤鹽,這就是1125石,這還是基于保底消耗的情況下,真實的消耗絕對超過這個數字。

    可是之前少府統計各大鹽鋪售賣后繳納稅款的只有300石,這就只有兩種情況,一要么是私鹽泛濫,二要么就是偷漏鹽稅了。

    但是因為現在是允許私人賣鹽,所以不存在私鹽的事情,只能是偷漏的鹽稅,而且偷漏的非常嚴重,偷跑的遠比賬面上的還多,可以說是非常的囂張了。

    就算如此鹽稅還是縣里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這是有問題非常多的小朋友就要問了,口賦和算賦兩種人頭稅算下來就遠比鹽稅來的多啊,為什么還說鹽稅是縣里重要的財政來源呢。

    因為口賦和算賦所得之錢財可不歸縣里支配,大頭都得交給皇帝,而且如果收不上來還得想辦法補虧空,碰到災年或者農作物欠收的時候,收不上來是很正常的情況。

    漢朝允許私自販鹽,所以鹽稅基本都留在了縣里或者諸侯國自己所有,相比起其他東西,鹽品類單一,已經算是最好收的商業稅了,其他商品估計偷漏的更加嚴重。

    仔細一想,這樣的環境下,不偷漏是不可能的,不偷漏那些大商行怎么賺錢,之前的少府和手下的縣吏們哪來的錢買房買地。

    這就是為什么郡守直接給了霍仲孺少府職位的原因,因為這是一個肥差,可以說是最肥的差了,這才剛上任兩天,就有人排著隊來拜訪了。

    霍仲孺凝眉深思:“看來情況很嚴重。”

    “阿父,你也看出來情況嚴重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和顺县| 新沂市| 平乡县| 胶南市| 疏附县| 鄂托克旗| 安乡县| 新龙县| 南丹县| 河源市| 巩义市| 兰州市| 阿克苏市| 沅江市| 桦川县| 绿春县| 商河县| 长寿区| 吴川市| 翁牛特旗| 甘洛县| 玛沁县| 文安县| 益阳市| 厦门市| 滨州市| 武冈市| 佛坪县| 瑞丽市| 独山县| 桑植县| 河津市| 纳雍县| 应城市| 奎屯市| 南溪县| 沾化县| 乌鲁木齐市| 东城区|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