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七十三章惡補歷史-《霸婿奮起》


    第(2/3)頁

    這下朱厚照可就犯難了,如果是看在錢的份上,他倒是應該收下這個學生,因為他遇上了經濟危機,可如果是收下了這個學生,又與他為人的信條是格格不入啊。

    “這么著吧,咱們上課過會才上,咱們先來談談歷史?!敝旌裾照f道。

    “老師,你不是要教我們修武嗎?談歷史干什么呢?”妞妞不明所以。

    “談歷史很重要,談談歷史咱們才能明確學習的目的性,它和咱們修武大有關系?!敝旌裾找槐菊浀??!?

    “好,既然你們對歷史和修武的關系沒有深刻的思想認識,那么我今天更得和你們好好談談,咱們就先從華夏與扶桑交往的歷史開始談起吧。”

    朱厚照侃侃而談道:''華夏與扶桑在歷史上的交往過程是這樣的,早在秦漢時期,扶桑人民就從華夏這里學會了水稻種植和金屬冶煉方法,后來養蠶、繅絲、織絹、制陶等技術也傳入了扶桑。

    扶桑起初沒有文字,大約在公元4至5世紀時,扶桑開始使用華夏的漢字音、義、形,創造了扶桑的字母,這是扶桑有文字的開始。

    公元5世紀后半期,扶桑國多次出使華夏朝貢。

    在隋唐時期,兩國文化交流則達到了高潮。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華夏在經濟上和文化上呈現出高度的繁榮。當時唐朝的首都長安不僅是華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隋唐朝年間,扶桑國共派遣13次遣唐使,有時使團人員多達500人,以及眾多的留學生和學問僧,通過學習華夏先進文化,促進了華扶友好和文化交流。

    這些人通過學習,對華夏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和典章文物有了很大的了解,在華夏學有成就回扶桑后,對扶桑國實行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化改新”改革。

    不過宋元時期,扶桑在吸收華夏先進文化,國力得到很大提升后,對于中原王朝就不再有憧憬之情,元朝末年的倭寇對元朝進行了多次襲擾,說明扶桑國妄圖沖擊固有的東亞秩序,積極謀求自己在東亞世界的地位。

    直到明朝的永樂年間,華夏成了世界貿易的中心,扶桑如果想發展,就必須依靠華夏,于是扶桑國為了經濟貿易,名義上又成為了明朝藩屬國,兩國邦交才趨于正?;?。”

    朱厚照語重心長道:''可以說,在華扶兩國2000多年的交往史上,絕大多數時候扶桑尊華夏為師長,受華夏文化影響極深,用漢字、興儒學、著唐裝。”

    接著,朱厚照話鋒一轉:''不過,等到清朝時期,扶桑則完全和清朝是對等國家了,而且自扶桑明治維新以后,迅速脫亞入歐,隨著其國力大幅上升,開始奉行大陸政策,昔日的師長,成為侵略的目標,扶桑自1895年發動甲午戰爭,開始了對華夏的大規模掠奪和踐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