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八章 完美的軍事沙盤-《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1/3)頁

    一路風塵仆仆,為了能盡快趕路,武植這回可謂下了血本。

    他不僅自掏腰包定制眾官兵腰帶,還自掏腰包買下了兩百輛空牛車(當時宋朝缺馬,很少有馬車),加上神衛右廂軍營里原有的五十多輛牛車,還有一百輜重隊伍的一百輛牛車,武植全部送到將作監給改裝成了馬車,并花重金從京城周圍購買了三百五十多匹馬,全部裝備到每一輛馬車上,宋朝當時養的戰馬質量不行,但拿來做負重拉車的馭馬還是綽綽有余的!只是當赤衛營眾官兵看到武植改裝后的三百五十多輛馬車時,都驚掉了下巴,震撼不已,太豪華了!

    這次為了赤衛營,武植整整花費了將近七千貫錢!

    赤衛營行進的隊伍完全是標準化的馬軍機動營!在曹門送行時,連趙煦和眾文武百官見到此等豪華陣仗都不禁驚嘆不已。

    赤衛營眾人省去了步行之苦,自然感激萬分,越發覺得武植這個右廂都指揮使大人高大神勇無比,敬畏之心更甚。有了車馬代步,行程自然而然就快了,日行百多里不在話下。武植、林沖和王進等人騎馬出城后就不再騎馬,改乘馬車,坐馬車可比騎馬要輕松得多!

    就這樣,早上五更造飯,吃罷早飯后卯時正刻出發,行軍到午時正刻時就地歇息一個時辰,吃些干糧,伺喂馬匹,然后再繼續趕路,到戌時一刻時就地安營扎寨,埋灶做飯,晚飯后將息過夜。武植按照自己的作息習慣來安排赤衛營的行軍行程,而且保證一日三餐,每天能行軍十個時辰,眾人慢慢地習慣了他的做法,也都喜歡他的安排。

    京城汴梁距離涇源路治所渭州大約有一千七百里地,大伙每日行軍將近兩百多里地,不出八日,十月十七日,這天午時初刻時分,武植領著眾人就抵達了渭州城。

    當時的涇源路,即舊時的平涼,轄三州二軍:渭州、涇州、原州、德順軍、鎮戎軍,治所在渭州,軍政長官都在渭州辦公,章楶也在渭州,此時赫赫有名的平夏城就建筑在固原縣葫蘆河川上游,距離渭州城大約有二百六十多里地,目前由郭成和折可適率領兩萬多德戎軍鎮守。

    渭州(舊曰平涼)西控千里隴干,東扼八百里秦川,屏藩中原,連接西塞,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商賈聚集之重鎮。

    在渭州城外,武植一邊指派旗令官進城去通報,一邊下令赤衛營在城外安營扎寨,就地修整。

    午時正刻,章楶部將鐘傅帶著一群人來到赤衛營大營,大部分都是涇源路的文武官員,還有部分兵卒,載著羊羔酒肉等犒勞品來犒勞大家。現在在涇源路,眾武官中除了主帥章楶和涇原副都總管王恩的官最大之外,其次就是武植和鐘傅了。鐘傅當時任集英殿修撰,正六品文職,比武植品級還低一級,他還主管熙河、涇原、秦鳳三路公事,正六品,也比武植武職低一級,所以由他代表章楶和王恩過來迎接和慰問犒勞武植一行,正好合適。

    武植、林沖和王進迎著眾人進入大營,鐘傅、劉仲武、苗履、楊惟忠等西北眾將看到列隊的赤衛營官兵隊列齊整鮮明,精神抖擻氣質高昂,不禁暗暗心驚,這些官兵跟他們以前看到的禁軍大不一樣了,少了懈怠懶散,多了謹肅和逼人氣質。但多年的觀感,鐘傅等眾人除了有點心驚外還是不以為然,輕視之心不減,心中始終還是認為這幫禁軍都是繡花枕頭,來此只是混混軍功罷了。而且赤衛營才有一千人馬,投入戰場只是杯水車薪罷了,根本起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

    武植見西北眾將對赤衛營心存蔑視,只是笑了一笑,也不以為意,到時候,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行!

    但鐘傅、劉仲武、苗履、楊惟忠等西北眾將對武植可不敢怠慢,從章楶交給他們閱覽的八百里加急送達的邸報和章淳送來的家書看,這個武植大人可不簡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屯留县| 萍乡市| 肃宁县| 沙雅县| 疏附县| 米易县| 丽水市| 永春县| 呈贡县| 汉沽区| 湖口县| 子洲县| 晋中市| 平顺县| 平乡县| 孙吴县| 天长市| 滨州市| 资源县| 辰溪县| 江油市| 乐东| 浮山县| 蛟河市| 通榆县| 崇仁县| 海伦市| 清水县| 苗栗市| 扎囊县| 乐至县| 桃江县| 灵璧县| 时尚| 鄂温| 都匀市| 南岸区| 黄冈市| 新营市| 赣州市| 吉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