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搬回京城-《穿越武大郎之救宋》
第(2/3)頁
船只緩緩開動,揚帆起航,就這樣,一行九人,在依依惜別中,踏上了回京城的行程。杵立船頭,武修、鳳娘和金蓮的心緒久久不能平靜,看著漸漸遠離的恩州碼頭和人群,三人心中是既高興又傷感。
話分兩頭。
武植第二天把兩封家書一并交給郵驛代為寄送恩州后,就回刪定所繼續上班。他有官身牙牌,所以寄送書信很是方便,何況他還塞給了郵驛驛卒五錢碎銀。驛卒拿到碎銀后眉開眼笑,連連打包票一定會以最快的速度把武植的書信給送到恩州。
在等待武修和鳳娘回京城的日子里,武植可沒有閑著,他除了上班當值之外,在打坐練拳之余,還要考慮著如何經商賺錢。
以后,隨著武修、鳳娘和金蓮搬來京城,他成家后人丁會越來越多,到時光靠租房住是不行了,他需要在京城汴梁買房,而且要買大房。如今京城的房價高得離譜,光靠他的俸祿是絕對買不了房的,所以他需要開辟財源,經商辦實業。
到目前為止,武植已經生產出了六百多斤三十八度左右的烈酒和三百多斤五十度左右的高度烈酒,他覺得,酒水生意可以開始實施了!
首先,武植通過牙行打聽和在京城中轉悠,發現確實有一些經營不善或別的原因需要轉租的酒坊,正在尋找下家。
于是,武植在貢院附近盤下了一間桂花酒坊,原坊主是一對年過五旬的夫妻,男的名叫張貴,女的姓胡名二娘,由于他們兩個女兒外嫁,酒坊人手不夠,夫妻倆照顧不過來,只好忍痛割愛,轉租出去,十年的租期還有五年多。
武植看中的是該酒坊中的設備比較完備,有官方的釀酒販酒許可證,手續齊全,而且夫妻倆釀的白酒口感還是很不錯的。他用來蒸餾的酒也不能太次了,而且太次的酒也勾兌不出好酒來。武植需要降低生產成本,所以他需要有自己的酒坊,釀造出合格的低度白酒,這樣才能既保證蒸餾酒精所用原料的來源和質量,同時也可以降低成本!
武植花了五十貫碎銀接手桂花酒坊,同時看到夫妻倆轉租后無地可去,他也正需要人手,于是反過來高薪聘請倆人在酒坊里專門幫他釀酒并給他看店。張貴和二娘本來正愁著該去往何處時,乍聞武植要高薪聘請他們并且讓他們住在酒坊里,都不禁大喜過望,連連致謝。
解決了蒸餾酒的原料來源后,接著,武植開始實施第二步,那就是準備裝瓶與包裝。
翌日,武植早早地來到刪定所簽到后,就跟祥定官劉致請了個假,反正刪定所也沒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做,劉致很爽快地答應了他的請求,給他批了假。
請好假后,走出左掖門,武植雇了輛牛車,往東城外趕,他要到東城外的瓷器作坊去定制一批專用酒瓶。
東城外有好幾家彩瓷作坊,也有官窯,武植找了一家規模較大的吳家彩瓷作坊(官窯他請不起),把自己設計繪制的兩張圖紙給坊主吳剛看。吳剛和眾燒瓷師傅對他畫的圖紙很是好奇,細細看過,經眾人推敲研究后表示能做出來,武植這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氣,下了定金,把活交給該作坊來做。他一口氣定制了六百套,每套二百文,定制的價格比外面賣的貴了不少,吳剛樂得眼睛瞇成一條縫,連連表示盡快給他做出來。
武植定制的酒瓶是參照后世酒瓶的樣式來設計的,一種是按照伊力特柔雅系列酒的酒瓶樣式設計,上寬下窄,中間收腰,平底,天藍底色,上沿雕花,中間豎著繪上“狀元醇”三個行草大字,“醇”字下角正中橫著寫上“三十八度 一斤裝”的行楷字樣,往下底腳處正中央又橫著寫上“桂花酒坊出品”六個行楷字樣,“狀元醇”三個字要求燒成紅色,其他的字均燒成大白色。另一種是按照郎酒青花郎的酒瓶樣式設計,但他改動了一點,把圓瓶改成六面玲瓏青花瓶,五面雕花,一面留純青色,純色面上豎著在中間稍上部位繪上“狀元郎”三個行草大字,接著往下正中間寫上“五十度 一斤裝”的行楷字樣,再往下在底腳處正中間也寫上“桂花酒坊出品”六個行楷字樣,字體均要求燒成金黃色。兩種酒瓶都配有蓋帽,形成一套。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施甸县|
保定市|
河东区|
呼伦贝尔市|
嵩明县|
镇沅|
通辽市|
台北市|
克拉玛依市|
曲沃县|
富裕县|
阿拉善左旗|
兖州市|
莱西市|
上栗县|
淳安县|
陵川县|
特克斯县|
陇南市|
花莲县|
祥云县|
南阳市|
台中县|
肥西县|
大厂|
濉溪县|
和平县|
汽车|
栖霞市|
大埔区|
正镶白旗|
沙洋县|
清原|
威海市|
宁晋县|
新化县|
甘谷县|
阿巴嘎旗|
达拉特旗|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