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條街上的鄰居都很熱情,彼此之間也一直守望相助,魏永銘平時雖然深居簡出,除了每天準時去氤氳閣之外,很少出門跟她們交際,但她們卻始終關心著魏永銘的婚姻大事。 “魏先生斯斯文文的,在氤氳閣做事一個月足足二兩銀子,我就想著給他說門親事,誰知道他聽都不肯聽……” “魏先生人挺好的,每次見了我家小寶,都要給他點心吃。那可是云芳齋的點心,一盒都要五錢銀子呢。也就是魏先生沒成家,沒人管著,大手大腳的,一個月總要見他買一兩回。” 顧昭將小鶴們記錄的文字全看了一遍,盯著其中一條陷入了沉思 某個鄰居在正月十五夜晚的燈會上看見了魏永銘,當時的魏永銘站在玉帶橋東頭,手里除了提著一盞兔子燈外,還拿著一只涂著彩色的泥偶。 兔子燈,泥偶……玉帶橋……云芳齋的點心…… 顧昭忽然想到了什么,猛然起身,厲聲喝道“走!” 換回官服的她騎著馬,帶著四五個小鶴向玉帶橋東頭疾馳而去。 玉帶橋跨越京水河,連通城東與城北。 在正月十五的時候,這里又是上京幾個著名的走百病之地。 據說,正月十五晚上婦人孩子從橋頭走到橋尾,將欄桿上每個蓮花頭都摸一遍,就能保佑今年家人和自己身體健康,百病不生。 顧昭下了馬,小鶴把已經腿軟的鄰居拎了下來,跟在她身后。 “你看見的時候,魏永銘站在哪兒?” 鄰居捂著胸口,定了定神,扶著小鶴的胳膊指了指對面“就在那。” 顧昭示意他過去站好“他當時是什么姿勢,你模仿一下。” 鄰居想了想,他站在橋頭,面朝玉帶橋,身體放松,臉上帶著微笑,一手做提燈狀,另一只手則好像在不停摩挲著什么。 “你確定他是看著這個方向?”顧昭特意問。 鄰居用力點頭“肯定沒錯,他就是這樣看著這個方向,我還從沒見過魏先生笑得那么親切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