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你想當道士-《末世道長》
第(1/3)頁
天尊的,好冷!
張虛靜牙齒打著顫,再次運轉小周天,將寒涼的陰氣不斷的轉化為可用的氣機。
將陰煞氣息轉化為氣機,也是陰陽相輔、相成、相生的原理,天地元氣分陰陽,陰陽互藏互寓,既可以相互克制,也可以通過一些條件相互轉化,而人體本身又是陰陽平衡對立互根的載體,這也是修士能夠分別吸收日月精華又能很好利用的原因。
小周天一遍一遍的運轉,張虛靜身體上的寒意也漸漸消退,原本帶來徹骨寒意的晶核煞氣,也陸續沉淀在丹田內轉化成為了可用的氣機。
而隨著氣機的增加,小腹處開始有了明顯的漲感,直到最后一絲寒氣化為氣機落下,張虛靜只覺丹田內陡然一空,恍惚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只是他看不到的是,他的丹田內原本像是淡淡煙霧一樣的氣流此時雖然體積回縮,卻是比之前顯得濃郁不少。
突破了。
張虛靜深呼口氣。
從現在開始,他就是一名授箓道士。
除了師父以外,他應該算是近代以來唯一達到一授級別的道士,到了這個境界,他可以借助體內氣機畫出初階符箓,可以施展最簡單的印術,可以布置殺伐陣法,這是不同于普通道士全新的領域。
張虛靜按下心中的激動,開始繼續冥想靈圖定觀經。
按照定觀經所言,想要提升自身修為,就需要不停的吸收天氣之間的元氣,引入丹田內轉化為氣機。
而人體丹田的大小是生來就注定的,所能吸收元氣的量也是有定數的,所謂“以初化真,以真化主,氣以精為,深藏若虛……”
即是說,每個人的丹田大小天生無法改變,能夠改變的是丹田強度和氣機的濃度,修士要做的就是在不斷地修煉中,將元氣壓縮成液態乃至于固態儲存于丹田內,就比如一滴水雖然小,化作氣態卻能充斥在更大空間里,氣機亦同。
像古時的修士,身高只有數尺,丹田也僅僅寸許,揮手間卻有漫天的劍氣出現,說白了不過是丹田內氣機已經凝結成為液體或者固體,比如體內結成金丹就是氣機固化,在釋放的過程中液體汽化,固體升華,達到大范圍打擊的效果。
枯燥的修煉一直持續,期間張虛靜不忘給法壇更換香燭,直到凌晨三點時分,丹田內氣機充盈,元氣的吸收速度在丹田壁的壓力下開始愈加緩慢,每次可吸收的量漸趨固定,按照這個速度,想要突破二授道士也是不易。
張虛靜睜開眼,手撐地起身,借著燭光來到玄女像底座后面,打開其上暗格,從中取出三本書,又返回法壇后的座椅上坐下開始翻看起來。
第一本是《靈圖定觀經》,是他們這一派道門吐納法門,這本書張虛靜已是倒背如流,翻開書頁,里面夾著一張干巴巴的符箓,其上符文只是看一眼就讓人頭昏眼花。
元君蕩魔符。
這是靈圖一脈代代相傳下來的符箓,不知品階,不知屬性,甚至不知道是否還有效。
張虛靜想了想,還是將其裝在衣服內側兜兜里放好。
第二本是《靈圖秘咒》,上面記錄著各階符箓、印術、陣法、咒語上百種,雖然現在大多都無法施展,但張虛靜已經全部記下,等達到相應境界,自然就可應用。
第三本是《道家心魔錄》,乃是隋年間茅山宗真人劉師正所出,書中講述劉真人誤入神無救天,將所見異物全部記錄后帶出,后來不知緣由下這本書就成了道家心魔的演示,只要是正統道家派系,其藏書閣中都會有這本書的拓印。
張虛靜因為吐納的緣故,此時依舊精神極佳,便趁著時間練習施展“靈圖秘咒”中的印術,又取來黃紙,開始著手畫起初階符箓來。
夜色深沉,幽暗陰森的城市中,伴隨著時不時傳來的隱隱慘叫,那些借著夜色出行,有幸活著回家的幸存者也都靜謐潛伏。或許在這座死亡城市中,也只有這座道觀中還算安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留县|
资溪县|
太仆寺旗|
惠州市|
沧州市|
镇雄县|
桃园市|
集安市|
天峨县|
普格县|
巫溪县|
曲沃县|
平和县|
雷波县|
谷城县|
互助|
隆昌县|
宕昌县|
沈丘县|
琼中|
来安县|
安康市|
虎林市|
九江县|
屏南县|
巴中市|
漳平市|
东明县|
历史|
溧水县|
南昌市|
临沂市|
长沙市|
盈江县|
沿河|
美姑县|
濮阳县|
含山县|
枞阳县|
阿克陶县|
庐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