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唉!” 他嘆上一聲:“風雪前總人口20億,我估算著現在能有八億就慶幸,不是所有城市都像顧隊長應急迅速,民眾存活率高,如果我們有一輛車,哪怕分一輛給我們,我們也能在十天之內救回余下民眾。” 頓上一頓:“當然,這是理論上的。” 方毅漠然:“豈止是理論上的,簡直紙上談兵。喬尼先生在顧隊長這里,一次救援帶回三百萬人,按估算重城剩下兩千萬人來算,一天救援七次就能救援結束。但事實上呢,我們進山出山需要幾天時間,每到一個礦區,安撫民眾,取得他們信任,讓他們愿意進入睡眠艙,這又是時間。更別提天災之下,有人占山為王,有人恃強稱王,有人覺得活不了幾天能逞多強就逞多強。我們還需要勸降他們,和他們戰斗。這又是一筆時間。” 俞全明接著嘆氣:“是啊,所以我還是沒有提出來。” 方毅:“你知道顧隊長給我的震撼之處,最大的是什么?” 俞全明抬眼看他。 方毅:“他有遠見!他搶救的還有生產線。這點建立在他得到基地的大力援助不假,但也不是所有當前奉獻救援愛心的人能想到。有些人想都想不到。有些想到,又需要自己艱苦的創建條件。不容易啊,想到又做到的人。” 俞全明:“是。” 方毅:“現在我再談談為什么只有顧隊長做的這么圓滿?我們都了解到,在得到基地幫助以前,顧隊長就積極救援本城。這個城市有十二家富商也積極行動起來,有一家就是顧家。難道,他們不是在顧隊長的精神帶動之下?在他有遠見的情況下,他才有足夠的人手使用,救援隊員也好,一百萬做飯的人也好,都出自于他帶動這個城市積極救援,并積極自救。” 俞全明震動一下:“是。” 方毅語重心長:“顧隊長這個城市做的圓滿,因為他們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自救工作做的好。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整體自救,并帶動每個區域,每個城市自救呢?” 俞全明猜到他下面要說的話,有些難為情:“是,你是對的。” 方毅神情更加漠然:“你以為我不想問他要一輛救援車嗎?我更怕觸怒基地。基地大力救援的是這個城市,我們見到好東西就眼紅,仗著地位高伸手強要,萬一基地放棄對顧隊長后續幫助,豈不是我們只圖眼前快活,要走一輛車,卻害了上路的顧隊長這一千萬人。” 他重重抽一口煙:“對你,我沒有虛言,我看得顧隊長這一行的并不是存活人數,而是生產線!” 俞全明徹底動容,喃喃道:“對對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