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改革春風吹滿地-《靖明》
第(3/3)頁
桂萼卻反問:“聽說撫臺攜威清丈土地,廣東豪強不敢多加阻撓?”
“……桂兄有何高見?”張孚敬感覺有點想捏拳。
桂萼搖頭嘆息:“田畝之害,北方更甚;南方要義,科則其亂。撫臺應當也厘清了吧?田土雖同,各府各縣科則甚異。幾十上百條科則紛繁復雜,賦役因地而異。下官在武康任知縣時曾試行官田為一則、民田為一則,諸多役目并為一項。正德十三年下官曾上《請修復舊制以足國安民疏》,這道疏,不知撫臺可曾看過?”
正德十六年才中舉的張孚敬哪里看過正德十三年一個小小知縣上的奏疏?
但知道了這家伙確實在任知縣時就嘗試過新法,張孚敬虛心行了一禮:“請教。”
桂萼也不再托大,回禮后說道:“編審徭役,統一科則,百姓于田賦、徭役一清二楚,方可安心耕種。上不誤天時,下不畏官吏盤剝。朝廷、地方均可執田畝、科則于一鞭,驅策官吏照章施行,無法再另行巧立名目擾民謀私,此下官淺見。”
張孚敬默默地思考著。
清丈了田畝,那是知道了稅基有多大。
然而具體能收上來多少稅,要看各色各樣的產出是怎樣一個征收比例。太祖規定天下田畝三十稅一,但這僅僅是田賦。
而且時至今日,農家產出,米、麥、絲、絹、棉……實物種類太多了。
各地賦稅定額征收,量入為出,各地稅率實際相當不同,夏麥秋糧,條編物料,徭費攤派,實際上各地的稅率和征稅內容都不同,這就叫科則。
這些科則里,還包括鹽稅、商稅、店面門攤課程、酒醋課、契稅與契本工墨課鈔、房屋憑課鈔、院地課鈔、爐課鈔、油炸課鈔、漁葦課、贓罰銀、贖罪銀……
這就是桂萼所說的地方上可能多達幾十上百種征稅類型,而且大多都是根據本地情況、由當地來制定,地方可操作性的余地太大了。
這些科則里,徭費攤牌則更加混亂。里甲役、均瑤、雜泛,是正統年間之后形成的徭役三大類型,與之相結合的,又有歲辦、坐辦、雜辦三大類型。歲辦是是向皇室和中央貢納物料,坐辦是額外不定時不定量的上供攤牌,雜辦則是地方自己決定的勞務及物料征收。
桂萼笑得很譏諷:“以下官此前所任地方來說,歲辦實不足一成,坐辦倒是近四成,而雜辦則占六成多。百姓之苦,實非陛下盤剝,而是地方官吏盤剝。撫臺大人,豪強就算不畏威而阻攔,又哪里比得上地方官吏一力抗拒?不碰地方科則,新法便談不上成效。要碰地方科則,那才是群情鼎沸,官吏盡難用事。”
他觀察著張孚敬的反應。
幾個大官容易殺,天下哪里缺當官的?
但是成千上萬的小官,規模更大的不入品吏卒,他們如果全都殺了,可能嗎?
要壓著他們去奪回被他們盤剝進口袋的利益,談何容易?
說句不好聽的,哪怕只是把現在由地方低層官吏盤剝進口袋的錢掏出一半來,如果能夠因此形成定例,那么地方稅賦都能增加不少,而百姓負擔卻能減低很多。
張孚敬想了許久之后才說道:“桂兄,你既曾試行,又多有思索,不妨再與楊知府合計一二,以惠州、廣州為例再擬奏疏。本撫與你們聯名上疏,請朝廷商議準奏試行之。治官治吏雖難,總要試著動一動。”
他聽了梁儲的話,他也知道自己確實已經是過河兵卒。
廣東新法如果沒有成效且不生亂,那么就談不上推行其他諸省。
若百姓負擔不得減輕,那么投獻之勢也阻止不了。
難道還能輕易改了官紳在賦稅徭役上的優免?
張孚敬很清楚,那就是真正會動搖大明根基。
桂萼聽了張孚敬這么說,小眼微瞇盯了他半晌,隨后行禮道:“下官領命。就是聽聞楊知府才名卓著,下官恐怕和他合不來。”
張孚敬笑了笑:“楊知府既然來了廣東,也是想用事立功的。桂兄與他皆為知府,難道還擔憂觸犯了他?我觀桂兄不是怕事之人。”
桂萼翻了翻白眼:“他爹是首輔。”
“本撫奉的是皇命。”
桂萼盯了他一陣,那張嘴在雜亂的胡子底下咧開來:“撫臺威猛!”
(本章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柏乡县|
响水县|
保亭|
肥城市|
中宁县|
长治市|
松阳县|
六枝特区|
达拉特旗|
恩平市|
马公市|
濮阳市|
泸西县|
荃湾区|
翁牛特旗|
什邡市|
马龙县|
两当县|
论坛|
林西县|
富源县|
扶绥县|
石阡县|
孝感市|
安远县|
安新县|
健康|
平定县|
巴青县|
凤凰县|
汉寿县|
阿尔山市|
旅游|
连州市|
庆元县|
南通市|
历史|
新郑市|
依兰县|
霍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