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4章、宴無好宴-《靖明》


    第(1/3)頁

    不得不說,內閣首輔親自領辦清理皇莊、皇店的事,至少在最終方案下來之前的梳理工作,效率比以往或者之前預期中要快不少。

    勛臣國戚過去抗拒、鬧,憑的是什么?是皇帝擔憂文臣坐大,所以要保“忠心不二”的勛戚,更要在意皇帝自己的內帑。

    現在文臣是不是坐大了?不,國策會議設立之后,微妙的變化日益明顯。

    常朝也漸漸禮儀化了,過去經常在常朝上討論的事,如今越來越多地轉移到國策會議。而那些小事,又隨著六部之內事務“原則上準奏”的新規而不必驚動皇帝。

    有十幾個人爭吵的國策會議,皇帝已經可以安坐在龍椅上把控裁奪。

    相反,誰進入御書房,誰作為勛臣武將代表列席,誰拔擢到閣臣、九卿的級別,全取決于圣意。

    朝廷頂層,因為閘口變多、水變活,文臣比過去更難抱團了。

    皇權既然暫時穩固,勛臣國戚還憑什么鬧?

    何況他們大半都已經是廢物。

    “聽說北鎮撫使入宮了。”英國公張侖憂心忡忡地問崔元,“崔參策,王佐回京后將我們都拜訪了個遍,詢問我們和兩廣商人的關系,你能不能透個底啊!今日命婦覲見,陛下又把咱們勛臣國戚都召來,大家都很不安。”

    要是以前,他們都叫駙馬爺。

    現在,他們喊崔參策,這是最近才慢慢興起的、對閣臣九卿之外其余三個參預國策會議之臣的稱呼。

    崔元很無奈:“國公爺,許多機務不出御書房,您就別為難我了。”

    “那怎么又先讓我們在武英殿候著啊?”徐光祚看了看著武英殿內外的其他勛臣國戚,“不是我過于擔憂,崔參政,五月朔日大朝會時你離京了……”

    那個雷雨之夜,大朝會前夕,日精門的一把火讓第二天參加大朝會的勛臣國戚們瑟瑟發抖。

    其時公侯伯都被帶去了乾清宮,而其他國戚和武將在武英殿中等候“賜朝食”時,徐光祚后來聽說不少人一回家就換了衣服:那自然不是因為當日大雨淋濕的。

    至于是冷汗還是什么別的,不得而知,總之那是一段令人恐懼而不堪回首的記憶。

    崔元繼續無奈地看著他們:“這么多勛臣國戚,乾清宮中自然是要設好了桌案,才傳我等過去。”

    “我們只是家中管事與兩廣商人有些來往,王佐來問時,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啊。”一旁的武安侯鄭英也湊了過來,“崔參策,好歹讓我們有點準備,等會見了陛下該怎么辦啊。武定侯去坐營,一定有原因對吧?”

    他說完就看向了蔡震。

    “我什么也不知道!”

    蔡震覺得再繼續這么下去,他這個宗人令就要被吵死了。

    他這個宗人令也很為難,他管的只是皇親國戚。而崔元現在已經擔任左軍都督府掌事了,這些勛臣為了清理皇莊皇店一事還是找他。

    崔元這不是已經回來了嗎?

    但也沒辦法,崔元過去實在太低調,屬于勛戚中的異類,來往交流的倒是以文人雅士居多。

    郭勛已經被降等了,朱麒甚至被除了世券,但這個消息只僅限于國策大臣所知。而世券每一副都分左右,勛臣留一份,另一份則存在宮中內府。

    兩人還要戴罪立功,朱厚熜也沒有大肆宣揚讓他們沒面子。

    崔元也在一點點的改變,他開口說道:“無需擔憂,陛下寬仁,今日又是命婦覲見太后與公主,是大喜日子,怕什么?陛下御極數月內諸事繁忙,如今設宴召勛戚齊至,又豈會動什么干戈?”

    “可王佐這個時候被召進宮做什么?”張侖膽戰心驚。

    崔元看著他:“我哪里知道?英國公,您這么擔心王佐進宮何事?”

    張侖訕訕說道:“不免多想嘛,畢竟王佐之前將勛戚都拜訪了一遍。”

    武英殿內大有杯弓蛇影之勢,誰也揣摩不透陛下的用意。

    而張鶴齡、張延齡兩兄弟是顯眼的,因為他們身邊沒有朋友一起敘話。

    低調了數月,督造好了正德皇帝的康陵,現在這位睿宗烈皇帝也已經發引下葬了,康陵督造一事正在由陛下委派內臣與戶部、工部一起軋賬。

    若無問題,那便有一功。

    但想到王佐之前拜訪時的笑臉和問出的一些話,兩兄弟如今不求有功,但求無事。

    ……

    乾清宮東暖閣,王佐這是第一次面見皇帝。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威宁| 额尔古纳市| 十堰市| 抚州市| 望都县| 方城县| 浮山县| 普宁市| 浑源县| 兴山县| 西乡县| 遂川县| 八宿县| 镶黄旗| 荆州市| 恩施市| 田林县| 宁陕县| 彰化县| 邯郸县| 天镇县| 蒙城县| 明溪县| 嘉祥县| 奉贤区| 波密县| 峨眉山市| 义乌市| 连城县| 南通市| 江达县| 临沭县| 中阳县| 陈巴尔虎旗| 阿巴嘎旗| 塔城市| 宁远县| 四平市| 平利县| 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