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明君在位,悍臣滿朝-《靖明》
第(1/3)頁
宮廷玉液酒。
“這酒,選下貢地,采買入宮,人人都要沾一道?!被实劾事暛h(huán)視諸臣,“其價若何?”
懂的都懂,所以不必答。
朱厚熜感嘆地說道:“御極以來,以今日最為暢快!朕終于聽到些直言,聽到些有氣魄的話!”
他舉著那一盞酒,緩緩地朝眾人劃了一個圈:“大明幅員何其遼闊?諸卿高居此座,都應(yīng)該敢做敢當,有此氣魄!”
“大明病重,朕不知嗎?大明要完,朕危言聳聽嗎?病根不除,沉疴能愈嗎?”
“不用誰告訴朕!行殿之中,朕胸中就自有大明魚鱗黃冊!”朱厚熜看了看楊廷和,“諱疾忌醫(yī),豈非昏君、庸臣?”
楊廷和臉色蒼白。
“人人都有私心。想要錢,想要權(quán),想要名聲,是這私心讓人拼命!”朱厚熜又看向了王守仁,“人欲是滅不盡的,所以圣賢難再尋。天理是應(yīng)該追求的,所以道義、禮法、律例就是理之所在?!?
他一手端酒、兩臂張開:“朕既為帝,眼里容得下所有人的私心,只要這份私心遵循道義、禮法、律例。越回避私心,越遠離天理!”
“太祖皇帝曾有言,金杯共汝飲,白刃不相饒!茹太素對曰:丹誠圖報國,不避圣心焦。”
群臣的目光都看著御座上十五歲的皇帝,只見他眼神明澈,慨然說道:“朕非太祖,卿等不需憂慮朕心焦否。君心憂國,臣心若亦憂國、思報國,便無白刃之懼。”
“今日!陳金請以他儆效尤,朕亦愿千金買馬骨!”朱厚熜舉起了酒盞,“刑部大堂后,眾臣自陳昔年過失,朕未聞今日所述之過,當罰!昔年過失,贓銀自繳。張孚敬南下,自會查清。自今日起,國法無情,有事也自會查清。若新朝還有罪,朕自有白刃!為敢言新朝弊病、敢當舊朝之罪,今日此杯,且先共飲!”
郭勛的手在顫抖。
陳金的操作,就是這個道理嗎?為什么?想不通??!
但是陛下他真的……此刻渾身上下都涌動著豪邁、胸襟、氣魄。
還朝最晚的費宏、王守仁,此刻終于親身感受到新君的不同。
史冊上記載的李唐太宗,那令諸葛亮鞠躬盡瘁的季漢昭烈,那些氣吞山河的明主、英主,也是這樣的氣度嗎?
也是在這一刻,楊廷和終于感覺到一股自慚形穢。
算計什么?憂慮什么?
他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黯然離朝,他想過這過慧卻又年幼的皇帝會誤觸根基以致江山傾覆。
但他沒想過這位新君在面對著大明這血淋淋一般的現(xiàn)實之后,卻能笑著慨然端起一碗酒。
“敬大明江海,華夏山河!”
那是少年人飽含深情的聲音,全無之前深沉而有手腕的莫測。
楊廷和想到汪鋐奏報來后皇帝的那滴眼淚。
“敬大明江海,華夏山河!”
聽著袁宗皋他們的聲音,這一次并不整齊,但楊廷和知道這次是因為不再注重冷靜的莊肅,而只是出于真心。
他把廣東的遮羞布揭開了,陳金和王瓊把整個大明的遮羞布都揭開了。
皇帝問:病這么重?還不變法?還不治?
內(nèi)閣首輔終于明白,自己在皇帝眼里根本不算什么,根本用不著專門來對付。
這國策會議,針對的不是他,是大明之病,是大明萬世,是普天臣民。
今天陳金等人以國策大臣之尊高親身為瘡,皇帝心心念念的變法大勢已初成。
螳臂再不能當車。
不會再有要不要變法了,皇帝所展露的持重、謀略、胸襟皆備,只是何時的問題。
雖然還是會很難,但千金買馬骨,魚肉自不會盡畏刀俎。
或者說,先看清大勢的,才不會成為魚肉,而是肱骨。
肱骨既然在,大明就還有根基。
楊廷和悵惋地說道:“敬大明江海,華夏山河!”
那天汪鋐血書言:只愿圣君如日朗照乾坤。
至少此刻,皇帝的光輝朗照中圓殿。
他是懂做皇帝的,不能只有手腕而無氣度。
至少此刻,群臣要演出君臣一心共赴國憂。
他們也是懂得做重臣的,不是原則性的問題,不是將來的問題,那都可以商量。
這種微妙,需要有些人已經(jīng)要置之死地而后生,需要有個人愿意給他們生路,需要彼此都相信對方至少還肯給這個機會。
魏彬幫他們試出來了。
可能將來大家還是會見到白刃不相饒的那天,但此時此刻大家都沒得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宁|
东港市|
平南县|
横峰县|
亚东县|
花莲市|
镶黄旗|
郁南县|
衡阳市|
邯郸县|
上高县|
肥城市|
那曲县|
正宁县|
东乌珠穆沁旗|
隆林|
云霄县|
吉隆县|
贡觉县|
东安县|
启东市|
富阳市|
肥乡县|
鸡东县|
望奎县|
淮北市|
张北县|
平罗县|
新宁县|
霍林郭勒市|
连江县|
金坛市|
专栏|
盐池县|
淄博市|
石泉县|
政和县|
布拖县|
枝江市|
正安县|
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