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相比于前幾次的冷漠駁回,這回朱佑樘還給他們留了一點兒面子,給內閣及六部找了個理由。 眾人再次商量,中途又因官員的推舉還爭論了一次,就這樣耽擱了不少時辰,直到中午兵部尚書和京師報社社長人選還沒有定下。 眾人本想先回家吃了午飯再來推舉,朱佑樘直接命御膳房給準備了午膳,下了旨意,意思就是今天的事情今天畢,這兩個人選不出來,今天都別想回家! 這時有人實在忍受不了啦!直接推出賦閑在家的尹直。尹直之前身居禮部右侍郎,又是翰林大學士,最重要的是與劉吉平起平坐都是內閣次輔,這樣的人官職不僅高而且在百官中有一定威望,有他出仕定能堵住眾人悠悠之口。 尹直不同于萬安的無能,他還是有一些本事的,最重要的是他不是被朱佑樘罷免的,是自己辭官回家的。如果之前尹直沒有放得下臉面就那樣耐心等待,內閣首輔之位歸誰還不一定呢。這一點,劉吉不是不清楚。他現在不知道朱佑樘對自己的態度是怎么樣,但他知道要是尹直重新出山,而且擔任的還是兵部尚書,間接的會威脅自己! 因此劉吉當聽見推舉尹直出山時,搖頭反對道:“尹兄年事已高就讓他在家好好養老吧,陪陪子女多好!尹兄已經為國盡職十幾年就不要再讓他趟這趟渾水了。況且陛下不也是說了嗎,推舉人選要從在京京官中,尹兄顯然是不符合這個條件的。” 這時謝遷再次發言道:“諸位同僚,俗話說的好,事不過三!我們已經被陛下駁回兩次,這第三次是無論如何都要一把通過的。既然陛下說京師報社的社長可以放寬政策,只要民間有好的人選,可以破格提拔、召調京師。我們何不就從民間報坊下功夫呢?” 雖然大理寺丞魏璋等人非常厭惡謝遷,但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魏璋點頭贊同道:“此法倒是可以一試,可是民間報坊干的好的人,諸位有沒有知道的?” 謝遷輕輕一笑說道:“我有一人,可堪此任。此人為山東青州府報坊總負責人,姓董名光遠。董光遠干這行已經十數載經驗豐富,京師報社由他擔任定能蒸蒸日上。” 劉黨此時還不知道京報巨大的殺傷力,又聽見董光遠不過是一個行腳商,地方的一個報坊能成什么大氣,給他們便是。重要的是兵部尚書人選必須攬入囊中。 劉黨再三思襯決定推舉督察院右副都御史韓俊彥,首先在他們的印象里韓俊彥膽小怕事,從不敢得罪人。這樣的人推舉上去較好操控,不怕他不聽自己的。 徐溥、謝遷、王恕沒有任何意見,就這樣兵部尚書人選韓俊彥和京師報社社長董光遠兩人被推舉了上去。 果不其然,這次推舉人選有一個人是按朱佑樘的意思來辦的,皇帝并沒有駁回而是爽快的通過了。 乾清宮西暖閣內,朱佑樘穿戴起戎裝準備去南海子狩獵,宴海在旁為皇帝念今日呈上來的奏疏。 “皇爺,李嗣來奏說兩淮鹽法基本清定,克日便能返京述職。而彭韶來奏稱浙江省這幾年鹽引明面上給的是商人,實則都讓軍戶承包了下來。而這個軍戶現在還沒有歸案,有出海之為盜的嫌疑。”宴海看完奏疏再把大致意思告訴朱佑樘,請皇帝決斷。 而這些奏疏朱佑樘也會不定時的抽查一下,因此宴海念奏疏時是沒有敢隱瞞不報或者是斷章取義的情況。 朱佑樘聽后點了點頭道:“傳旨李嗣讓他在兩淮多呆上一段時間,務必清查干凈了。至于彭韶那里嘛,浙江確實情況更復雜一些,朕聽說前任巡撫康源和現任巡撫何茂勛都是劉吉的門生,這就有意思了。” 宴海突然又翻出一奏疏笑呵呵道:“皇爺有喜,遼東巡撫徐貫來奏稱chaoxian國使臣已經從國內出發。美人和珍寶不出半月便能到達京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