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佑樘喝了一口溫茶,說道:“湖廣之地為何成化二十三年沒有上繳田賦?” 戶部尚書殷謙出列,稟道:“回陛下,成化二十三年湖廣之地鬧饑荒,朝廷還曾派人賑災,當時南北貨運以及地方物價都曾受到波及。” “豁免田賦朕準了,不用補繳,另外湖廣各府道臺衙門諸卿有司,再許三年免賦。” 劉吉一聽立馬帶頭呼道:“陛下圣明,大明有福!” 這些清流站著說話不腰疼,免賦三年雖然是人人可稱道的善舉,可是自己要下令免稅三年,這些清流立馬就不干了。不過不得不承認,后世的康熙帝玩過的這一手,確實是收買人心的好手段。 徐溥出列說道:“既然第一件事情已經說完,那么下面就該討論下第二件事情。李朝朝貢和韃靼小王子遣使進貢。據山西都指揮使鄭瑀來報,韃靼小王子率部落潛往大同近邊安營扎寨,長達三十余里,還要請求遣使一千五百余人入京通貢。臣認為遣使進貢是假,另有陰謀是真。” 徐溥話音剛落,兵部尚書張鵬立馬反駁道:“徐閣老想的過于復雜了吧,韃靼人只不過請求入京進貢而已,能有什么陰謀?照閣老的意思,凡是進貢都有陰謀,那李朝這次也是遣使一千五百多人,莫非也有陰謀?” “你這是混淆黑白,李朝是李朝,韃靼是韃靼,豈能一起并論?那為何李朝沒有犯我邊境?韃靼卻時常侵擾?韃靼人那是狼子野心,絕不能放松警惕。” 張鵬正欲爭辯,這時,劉吉站出來笑呵呵打圓場:“二位都不要吵了,既然韃靼人說要入京進貢,那就讓他們來吧。不然顯的我大明朝有些小氣,不過徐閣老也說的對,韃靼不能不防,當發書于山西各地,令各指揮使打起精神,整頓軍備,防范韃靼。” 徐溥見平日處處頂對自己的劉吉竟然今天立場卻是中立,而平常中立的兵部尚書張鵬這幾日卻是不斷頂對自己,真是奇怪。 下面的臣子俱都睜一眼,閉一眼。但是他們心里都是明鏡是的,見這種狀況定是兵部尚書張鵬已經投附了內閣首輔劉吉。 朱佑樘掃了群臣一眼,見后面的都互相使眼色,知道這里面定有一番毛膩。說道: “進貢是大事,關于李朝進貢這事兒就交由禮部來辦吧,禮部務必好好拿出個章程來,規劃好李朝進貢路線以及所費用的銀兩等。至于韃靼人進貢嘛,讓他們來吧,就前兩個月進犯我蘭州衛,殺我大明子民一事兒,朕倒要問他們要個說法。不過遣使一千五百多人太多了,減一減,就允許五百人可以進京吧。” 一聽李朝進貢由禮部總管,眾臣眼睛俱都一亮,劉吉說道:“陛下,自上次乾清宮禮部尚書周洪謨被罷職之后,尚書一職還沒有補進仍是空缺。如今負責朝貢這種大事兒還得重新物色個人選,以總攬諸事。 “你可有人選?”朱佑樘問道。 “臣保薦大理寺卿黎光,黎光德才皆備、學識淵博,可堪大任。” 黎光一聽劉吉推薦他擔任禮部尚書是立馬喜上眉梢,事實證明當初選擇跟劉吉混是正確的決定。他吃肉就不會只給你喝湯,也不枉自己給劉吉當了這么多年的狗腿子。黎光抬頭瞅向朱佑樘,眼下就等皇帝拍案允諾了。 劉吉剛剛說完,立馬就有多人出列齊聲道:“臣附議。” 劉吉心里的小九九,徐溥自然是知道,禮部總督朝貢諸事,這是個肥差。而黎光又是劉黨,推他上任,明顯是給自己撈油水的。當即獨身站出來持反對意見:“臣反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