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秘境已關,縱使孫長老再怎么心有不甘,也已回天無力。 暗夜將至,蕭逐月沉默地隨著拜月真君回到妙手峰,一路上不發一言。蕭逐月自幼便養在拜月真君的膝下,此刻拜月又如何能不知她心中所想? “逐月,你心中可對為師有怨?” 蕭逐月連連否認:“未曾,只是楚師妹畢竟是因為我……” 拜月目光溫和,視線柔柔地投向蕭逐月。畢竟是自己養了一百來年的孩子,個性如何,她再清楚不過。蕭逐月如今所想,無非就是覺得楚璃出事,她須得為此負起責任。 “楚璃之事,你不必懊惱??倸w你已仁至義盡,不是你不救她,而是為師不救。往后諸事,皆與你無關?!卑菰履恐撩髟拢腥羯衽?,“世人皆道我拜月天才,千歲不到便已是元嬰巔峰。只可惜在我看來,我的仙路早已走到盡頭。都說元嬰之后有化神,可那化神的契機,又究竟在何處?這幾十萬年以來,又可有一位修士邁向了那化神之境?化神一說,不過是那不甘坐化的修士虛無縹緲的妄念罷了。元嬰壽三千,為師甚至都不知那余下的壽數該如何度過?!? 蕭逐月恍然發覺,自己的師尊竟已有天人五衰之相。 “逐月,此事是為師之過,與你無關,你只記得這點?!? 在拜月的話語下,蕭逐月澄清的雙眸逐漸渾濁:“是,此事非逐月之過也?!? 拜月又言:“你且回自己的洞府好生修煉,明日再去器峰求鐘磬真君為你煉器,記住了嗎?” 蕭逐月迷茫地點了點頭:“徒兒記下了。” …… 明月幽懸萬峰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拜月獨一人佇立在群峰之間,自嘲一笑。 何為道?為何道? 年少時意氣風發的輕狂之語,此刻早已是欲記而忘。走丹修一路,是為天下、為萬民,還是為那沉浮在蒼茫人世的蕓蕓眾生? 事實告訴拜月,她并不是那懸壺濟世、拯救萬民的妙手丹仙,她只是一個仙途斷絕、前路無望的可憐蟲罷了。 天道之下,皆為螻蟻。 “楚璃,死在那里,也不過是你的命數罷了,和旁人無關,更與逐月無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