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君山古稱洞庭山、湘山、有緣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個小島,取意神仙“洞府之庭”,面積不大,縱橫不超二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組成,被“道書”列為天下第十一福地。傳說“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徹于山頂”。后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 白復早聞君山之名,涉水上島后,便在東北一座高峰上停下,坐在一塊大青石上,眺望洞庭山水。 “可惜千古名樓岳陽樓還未建去,不然登樓俯瞰湖景,又是另一番享受!”白復往東北方向望去,未在湖邊看到那千古名樓,不覺一陣遺憾。 遺憾了一會,看盡君山風景,白復取出筆墨紙硯,鋪在青石上,揮筆潑墨,描摹起丹青來。卻是開始練習畫技,為在風雷扇上畫出副滿意的畫卷做準備。 白復畫得很快,不過半刻鐘,一幅《洞庭湖山圖》便躍然紙上,惟妙惟肖,將整個洞庭湖及周遭山水全畫了下來。這畫上,甚至天上還有群成人字形梯隊飛翔的大雁,水中還有一條鱗甲清明躍波金魚和一群戲水的野鴨。 “噓,倒是借了雁群、金魚、野鴨的勢,使得這《洞庭湖山圖》有了點生氣,不像以往死板,不錯!”對這次畫作甚為滿意的白復點了點頭,手上一動,真火溢出,將大作燒成灰燼。 “好好的畫,你干嘛燒了?”白復剛把畫燒掉,正要拍手收拾筆墨紙硯,突聽見一個很好聽得聲音,清脆婉轉,如慕如訴。 白復手一顫,僵硬地扭頭一看,便看見一少女,自然蛾眉,明珰滿身,綃縠參差,紅煙蔽其左,紫氣舒其右,香氣環旋,一看就不是凡人的女子站在自己身后(是凡人也不可能無聲無息出現在自己背后)。 “畫得不好,留之礙眼?!卑讖透砂桶偷鼗亓艘痪?,將身轉過來,作揖道:“聽聞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徹于山頂,姑娘莫不是金堂玉女?” “這洞庭山下哪有什么金堂?凡人亂傳罷了,下面乃是洞庭龍宮。”女子擺手道,又道:“我覺得你畫得很好,比我龍宮中那些個畫師畫得好太多了!” 好嘛,洞庭山下面是洞庭龍宮,這少女說“我龍宮”,想來是個龍女了。嗯,想起某個女仆,白復很不爽,卻是不怎么想搭理對方了,不過對方能無聲無息摸到自己身后,修為肯定比自己高…… 這真是個悲傷的故事,我的悲傷已逆流成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