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全聽了差點氣的破口大罵,興化寺街就在什剎海邊上,那可是皇城根兒底下,多少只眼睛盯著呢! “你就不怕我讓人把你拿了送步軍統(tǒng)領衙門?” “得了吧。劉大總管,這些年你們從北海鎮(zhèn)賺的銀子也不少了,您這算不算私通叛逆?敢拿我?信不信北海軍不出十天就能打進北京城?!就別玩虛的了!” 劉全心說這位怎么跟個滾刀肉似的,比我當年還混啊。只聽徐大用又道:“徐某只是個跑腿的,您跟我發(fā)火犯不上。趙王有命,別說來北京城了,就是龍?zhí)痘⒀ㄎ乙驳藐J!” “行行行,”劉全沒脾氣了,他一個六十歲的老人犯不上跟個混青子較勁。“找我到底有什么事?” 徐大用嘿嘿一笑,從懷里取出一封信來。與之前給阮元和李秋澄的信不同的是,信封口上涂著蠟封,上面還蓋著一個圓圈內(nèi)帶有五角星紋飾的章。 劉全面帶疑惑的看向徐大用道:“這......” “大人只是讓我把信轉交給您,至于里面說了什么,徐某一概不知。” 劉全只得接過信,破開蠟封,取出信紙一看,一共是三頁,上面寫的密密麻麻。他低頭從腰帶上的一個小包里取出一副叆叇戴上,然后便就著馬燈看了起來。然而當他就著馬燈的光線才看了不到一分鐘,頓時面色驟變,拿著信的手也不由自主的哆嗦起來。等把三頁紙的信全部看完后,劉全的臉色已經(jīng)變得煞白。 徐大用看到對方的表情,心里不由十分好奇,他很想知道那信上寫了什么,居然能把這位和府大總管嚇成這樣。 劉全看完后愣了一會神,然后將信收起,視若珍寶一般小心翼翼的放入懷中。 “徐老爺,今天就這樣吧。外面下雨,劉某這老胳膊老腿,就不送你了。” 徐大用點點頭,隨即拱了拱手告辭下車,也不打傘,幾步上了自己的那輛騾車,隨即向東而去。他的任務已經(jīng)全部完成,再留在京城耽擱也沒用,所以見劉全之前已經(jīng)和董掌柜告辭,另外貴生和一個手下也已經(jīng)先行去了通州,兩人約定在通州運河碼頭會合。 劉全打開玻璃窗,看著徐大用的騾車消失在了淙淙大雨中,涼風夾著雨點透窗而入,將拉開的窗簾吹得時鼓時凹,像一聲聲深長的嘆息。雖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了辰正(八點),可天色卻變得愈發(fā)陰沉,空中的明閃一個接一個,隨后就是一連串的滾雷從空中劃過。 劉印打著傘從自己的車上下來,走到窗前問道:“爹,咱們回去吧?” “不!馬上回熱河!” “可這天,總得等雨停了再走吧?” “怎么?我說話不管用了!” 劉全說的斬釘截鐵,看向兒子的目光里都是寒意。劉印嚇得一縮頭,連忙派手下回興化寺街跟家里囑咐一下。一炷香后,兩輛騾車便順著城外的道路,向熱河的方向疾馳而去,大蘑菇頭的鐵釘車輪在泥濘的路面上卷起了一道道泥水。 事實上對這封信的內(nèi)容好奇的不止是徐大用,陳青松從趙新口中聽說這件事后,對滿清方面的反應也充滿了好奇。 他們倆是在黑龍江城遇上的。陳青松是帶著手下一行人來視察黑龍江城周邊移民村的安置情況,以及農(nóng)田水利設施建設情況。而趙新則是從外蒙回來后,從伯力坐船出發(fā),一路走一路看,也是從鄉(xiāng)鎮(zhèn)到村挨個視察,不光是移民,連各族邊民遇上了他也要跟人家聊一會,所以走的很慢。 “你覺得和珅會聽你的?” “讓他們掂量著辦!東、北、南三個方向基本上都被咱們堵上了,滿清要想逃,就只能奔青海或是四川。廓爾喀入侵這么大的事,青藏那邊居然敢私下議和。另外那些喇嘛貴族之類的,關系亂的很,乾隆一直想出手整治,這不機會就有了?” 陳青松點頭道:“照這么說,你打算讓乾隆再茍延殘喘幾年?” “一個茍延殘喘的皇帝而已,很重要么?外蒙戰(zhàn)役打完,我打算讓最早的那四個團都退伍,干部不足和工人不足的情況就能解決不少。”趙新開始掰著手指頭給陳青松一個個念叨。 “烏魯木齊和伊犁要解決吧?開辟膠東的基地,大規(guī)模引入人口得做吧?鄧飛他們那邊雖然有了點進展,可巴達維亞華人還是太少,金蘭灣那里人也不夠,還得從廣東沿海招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