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監的苦與悲-《乾隆四十八年》
第(2/3)頁
敬事房是隸屬于內務府的機構,專司遵奉諭旨、承應宮內事務與其禮節、收覈外庫錢糧、甄別調補內監、并巡察各門啟閉、火燭關防。很多人都以為紫禁城里要屬乾清宮和奏事處的總管太監權力大,殊不知敬事房總管太監的權力其實更大,統管紫禁城內一切太監和宮女的事務;比如太監宮女犯了錯,就得去敬事房挨板子。
一開始的時候,“黃升泰”的董掌柜憑著一張河間府五百畝水澆地的重禮,才終于讓李秋澄見了他一面。而李秋澄原以為董掌柜是想當內務府的“買賣人”,所以才會走他的門路。
舉個栗子,乾隆吃的雞蛋是10兩銀子一個,外面市場的售價是三文錢一個,負責供貨的,就是內務府的“買賣人”。
收了這么厚的一份禮,李秋澄便讓人將一些小額的采購交給了“黃升泰”負責,雖然比起那五百畝水澆地的份量不值一提,可這種事講的是細水長流。就這樣一年多過去了,期間“黃升泰”的生意沒做多少,可李副總管已經從董掌柜那里前后收了三千多兩白銀。
董掌柜一心拉攏,李秋澄收銀子收的手軟,去年年底的時候,兩人居然燒黃紙斬雞頭拜了把子。到了這個時候,兩人已經無話不談,董掌柜也聽了不少宮里的秘聞。
看到時機成熟,經情報局批準,董掌柜便拿出了張音亮的親筆信。李秋澄這才知道自己上了北海鎮的“賊船”,再想逃已經逃不掉了。
不過當他看完書信,再聽了董掌柜對北海鎮的描述,李秋澄都驚呆了。要不是他親眼看見了張音亮笑呵呵的站在自家小院里拍的照片,打死他也不敢相信。
好吧,到了這個地步,就該談條件了。
李副總管的愿望是要在“新朝”當上大內總管--也就是跟滿清的敬事房總管太監一個級別,同時需要趙王殿下的背書,也就是親筆信。清宮的敬事房總管太監全稱為“宮殿監督領侍”,統管所有太監宮女,品秩為四品。
董掌柜聽了差點笑掉大牙,不過他還是強忍著沒敢,而是一臉嚴肅的告訴自己的這位結拜大哥,他一定會向趙王轉達。
當趙新得知李秋澄的條件后,心說行啊,反正紫禁城將來要改博物館,如果這人能用,以后就讓他進管委會好了。于是便修書一封,親筆承諾讓李副總管以后統管紫禁城各殿(其實就是文管處),還蓋上了新刻的大印,讓徐大用帶來了。
到了農歷七月二十這天,已經等的有些不耐煩的徐大用終于在“黃升泰”的后院見到了李秋澄。剛一見面寒暄完,穿著一身便裝的李秋澄便操著一副公鴨嗓輕聲道:“實在對不住!實在對不住!李某好不容易才找了個借口請假出來,一個時辰后就得回去。徐老爺,張師父他還好吧?”
徐大用在北海鎮經常能見到那些前太監,來之前也和張音亮聊過好幾次,所以對李秋澄的嗓音并無不適,笑著道:“張大叔身體好著呢!我臨來前還去看過他,聽說這次是來見李先生,他還跟我說了好多您小時候的事呢!”
李秋澄頓時愣住了,他盯著徐大用上下打量了半天,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問道:“你管張師父叫大叔?管我叫先生?”
“是啊,他都六十多了,叫大叔不正應該嗎?稱呼您李先生,不知可有冒犯?”
李秋澄聽了這話,眼圈漸漸就紅了,隨后竟掉下了眼淚,然后嗚嗚的哭了起來。
他是在宮里伺候慣人的了,察言觀色已經成了生存的本能,因為稍有不慎就會受到懲處。要不是有這兩把刷子,他也不會爬上敬事房副總管太監的位子。
他知道徐大用是從北海鎮來的,帶著那位趙王殿下的親筆信,根本犯不上這么低姿態的討好自己。然而剛才從對方的表情和語態上,他并沒有感受到一絲歧視,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相待。
要知道太監普遍都是自卑的,長期的被壓迫和奴役,日復一日的循環勞作,使得入宮時間較久的太監原本對生活抱有的美好希望消磨殆盡。他們轉而呈現出意志消沉、麻木的頹廢心態,并且一步步陷入到頹廢--自卑--更加頹廢--更加自卑的死循環中,逐漸變得自我否定、自我鄙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东县|
汾阳市|
新竹县|
米林县|
浦北县|
东明县|
抚宁县|
田林县|
林甸县|
会理县|
万全县|
攀枝花市|
莒南县|
辽宁省|
治县。|
马边|
湘潭县|
姚安县|
吴江市|
郑州市|
西峡县|
云龙县|
霸州市|
盐津县|
顺义区|
报价|
洪江市|
保亭|
逊克县|
隆昌县|
临泽县|
昌图县|
诸城市|
靖西县|
新宁县|
越西县|
德庆县|
贵南县|
钟山县|
安福县|
鸡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