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兵臨庫倫城-《乾隆四十八年》
第(3/3)頁
事先說一句,戰馬是騎兵的半條命,那些說讓戰馬吃野草的都可以洗洗睡了。
馬吃草可以,但必須是非作戰時間,回到牧場去吃優質草料,比如苜蓿。至于野草的營養價值則非常低,有些還有毒。讓戰馬吃野草,它會越吃越瘦,戰場上跑不動跑不快,最后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得病。
在行軍過程中,如果讓戰馬以草為主食,那么它就需要一天進食12小時以上。要知道馬這個動物和牛羊不一樣,馬的胃很小,就靠一根直腸來運轉。所以經常會看到馬不管黑天白天都在吃,它很少有閑的時候;閑的時候就打打盹,站那睡會兒覺,醒了就開始吃,一天忙活不停的往嘴里塞東西。
實際上,騎兵行軍打仗,白天要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快速穿插,只有晚上才有時間喂馬。問題是士兵不可能大晚上放馬出去吃草啊……敵軍萬一偷襲,自己怎么辦?摸黑找馬?所以戰馬在行軍打仗期間,得和士兵一樣吃糧食,而且待遇高的多;甚至有時候士兵餓肚子也得保證戰馬的口糧。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戰斗力。
在北海軍里,騎兵部隊戰馬在戰時的配給要求比士兵還高兩倍;所有戰馬每天的伙食標準是20斤精糧--包括了豆粉、蛋清(雞蛋不夠就換蛋白粉)和小麥粉。按照一人雙馬來計算,騎兵團兩千多人,四千多匹戰馬一天的口糧就是40噸以上。
大規模騎兵部隊行軍作戰時,一旦后勤補給斷了,導致戰馬挨餓,部隊的機動力立刻就會下降;即便是不顧馬的死活,但最多也只能扛一天,第三天戰馬就全蔫了。
就像普通人養寵物一樣,騎兵愛自己的馬更甚于寵物。誰舍得讓自己的馬累死累活一天,然后就掛了?
別說北海軍了,就算是滿清也不會這么干。所以薩木素現在要是派人去昭莫多偵察的話,會看見上萬匹馬正在草場上吃草,不停的吃。
話說電報發出去一個小時后,東線指揮部回電:“同意你部計劃。另對庫倫城圍而不打,切記?。。 ?
薩木素看完電報,將報文遞給副團長巴彥,笑著道:“總指揮的命令來的太是時候了!說真的,庫倫城里那一群喇嘛,老子可不耐煩伺候!”
與此同時,在210里外的庫倫城里,數千名來自喀爾喀各札薩克的喇嘛僧眾正各自聚集在自己的“愛瑪克”里,大作法事,那些從各地率兵聚集到此的札薩克王公們已經在白天參加了活動。
僧侶們的此舉是應庫倫辦事大臣松筠所請,進行為期二十一天的“護國息災法會”,眼下已經到了第五天。
所謂的“愛瑪克”,是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下設的為各地來庫倫學習的喇嘛僧侶下設的固定機構,是整個喀爾喀宗教活動的中心,一共有三十個,全部位于庫倫城內的寺院庫倫里。為了防止與世俗人口混雜,各個愛瑪克的內部都由柵欄分開,由噶柵長帶領,并由格斯貴喇嘛加以督導管理。
眼下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去了熱河,所以整個寺院庫倫的管理就落在了多尼爾喇嘛達姆查喇布嘉和洛布桑達爾嘉二人的身上。
清代喀爾喀蒙古一共有六個喇嘛旗,也就是僧眾的專屬領地,由六大呼圖克圖喇嘛分別管理。這其中以哲布尊丹巴的領地最大,也只有在他的領地里,設有由清廷任命的類似于正副宰相的職務。
這兩位前者管政務,后者管宗教,有時又互相交叉,權力并駕齊驅。這一點從他們在清廷官方授予的正式職務上就能看出來。
前者是“掌管敷教安民哲布尊丹巴喇嘛徒眾、辦理庫倫事務額爾德尼商卓特巴”,簡稱“商卓特巴”。后者是“掌管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經壇、總理番僧事務堪布諾門汗”,簡稱“堪布諾門汗”。
眼下北海軍距離庫倫越來越近,雖然滿蒙兩位庫倫辦事大臣都勸多尼爾喇嘛達姆查喇布嘉和洛布桑達爾嘉率僧眾撤離,前往庫蘇古爾湖畔的故地,可幾千僧眾在城內學習,還有上萬的廟丁、奴隸和牛羊馬匹,真要倉促撤走,那絕對是損失慘重。
于是多尼爾喇嘛達姆查喇布嘉和洛布桑達爾嘉經過兩天的商量,最終還是決定派出密使,聯絡一下北海軍。
負責這項談判任務的,也是兩位喇嘛,商卓特巴和堪布諾門汗給他們的談判上限是五十萬石粟米和五千頭羊,或者是相應的金銀??傊腔ㄥX消災,哪怕被北海軍訛一筆,也要保證“寺院庫倫”的僧眾和內部財產的平安。
問題是眼下庫倫城內各處戒嚴,閑雜人等沒有辦事大臣的手令根本出不去,等好不容易花錢買通了值守在寺院庫倫外的兵丁,悄悄出了城,時間已經來到了7月10日。
此時北海軍騎兵部隊已經在前往庫依臺站的路上,而范統和劉勝二人也從他沙爾臺站匯合后一同出發,大部隊距離庫倫城僅有280里了。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临漳县|
临城县|
察隅县|
德化县|
祁门县|
澳门|
溧阳市|
馆陶县|
赣州市|
牟定县|
山西省|
漯河市|
永宁县|
舒城县|
五华县|
松潘县|
五家渠市|
辽阳县|
调兵山市|
新安县|
亚东县|
阿合奇县|
桐柏县|
温州市|
宕昌县|
陇西县|
曲松县|
定安县|
潮安县|
衡阳市|
凤台县|
馆陶县|
嘉禾县|
平谷区|
永宁县|
新安县|
维西|
丹巴县|
靖宇县|
石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