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午后西斜的陽光融融的灑落在小倉山房的前后,斑駁的光影越過門廊,映照在晶瑩透亮的玻璃窗上,熠熠生輝。西軒的院子里,一株不過五尺來高的虬曲古柏蒼鮮如鱗,翠綠的枝葉裊裊迎風(fēng),旁邊立著的太湖石玲瓏剔透,宛如翩翩少女與之相對。
視線西移,越過回廊,繞過滿屋金石古玩的“金石藏”,向南轉(zhuǎn),穿過夏天開滿芍藥的“環(huán)香處”,再往西,就到了袁枚平日午后小憩的所在--小眠齋。
這座五間開的廳堂被丹桂綠蕉所環(huán)繞,僅有一條石板小路通往他處,頗有遠絕塵囂之意境。此刻屋內(nèi)宣爐青煙,銀絲火炭,已經(jīng)七十九歲的袁枚戴著副眼鏡,正坐在榻上打譜。
袁枚一生嗜好圍棋,這些年不管是在江寧還是出游,幾乎天天下棋,而且還詳細記錄輸贏情況,態(tài)度不可謂不認真。甚至去年在北海鎮(zhèn)的那段時間里,他白天到處參觀游覽,到了晚上還要拉著趙翼、汪中、段玉裁、焦循等人跟他下棋。
此時如果有識貨之人在場,一定會驚訝于他面前的那張棋盤和棋子,甚至心生羨慕嫉妒恨。因為整張棋盤竟然是用兩大塊沉香木拼接而成,上面的線條和星點都是用細細的銀絲鑲嵌,散發(fā)著若有若無的甜香氣;而黑白棋子則是用犀角和象牙制成,白者溫潤,黑者清涼。
妥妥的稀世珍寶!
好吧,這套棋盤棋子其實是趙新幾年前去順化皇宮里順手撿的“垃圾”。由于他本人對圍棋毫無興趣,而且不管是犀角還是象牙在另一時空都屬于違禁品,拿回去也沒法換錢,于是這玩意就只能在他家后院的庫房里落了好幾年灰。
去年袁枚能以七十八歲的高齡,不遠千里奔波,帶著一票弟子去支持北海鎮(zhèn)的新科舉,趙新覺得不管人家出于何種目的,無論如何也得表示一下,送個回禮。當他得知老頭天天拉著人下棋,于是就找出了這套東西。
因為禮物是臨上船的時候收的,又裝在一口皮箱里,而且在場送行的人一大堆,禮物也一大堆,袁枚根本顧不上看。等他打開箱子發(fā)出震驚的感嘆,“雷神號”都已經(jīng)過了對馬海峽。
他深知這套棋盤棋子有多珍貴,等回到隨園后,就將其珍藏在了“金石藏”內(nèi),對外從不示人,只是偶爾才會拿出來自娛自樂一番。
“啪~~”
當最后一顆白子落在棋坪上,那場發(fā)生在五十五年前“當湖對弈”的第七局已經(jīng)全部擺出。一旁的妾室鐘姬見狀,便將手中的熱毛巾遞了過去。
等袁枚擦完手,鐘姬又從一旁的桌案上端過一個碟子,里面是一塊四四方方、色澤金黃的烤蛋糕。
蛋糕的做法是他從北海鎮(zhèn)學(xué)來的。當時他在穿越眾們招待他和趙翼的晚宴上第一次品嘗后,立刻就被其松軟甜蜜的味道所折服。
為了能讓“袁大吃貨”吃的滿意,吃的舒心,趙新甚至動用了自家的幾個廚子,每天換著花樣的做,中餐西餐輪番招呼。
等袁枚走的時候,除了大包小包的禮物、特產(chǎn),還有一本厚厚的食譜。回到小倉山后,他立刻就讓家里的廚子學(xué)著做。最終這些來自另一時空的菜肴做法,都被收錄進了他的《隨園食單》。
比如原本歸在羽族單里的鴨子,現(xiàn)在就多了個“掛爐烤鴨”的做法。
正當袁枚心滿意足的享用著下午茶的時候,突然就聽見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很快,門被推開,一個十八九歲的年輕小伙子疾步走了進來。
這人身量中等,穿著件寶藍暗花綢袍,束著絳紅腰帶,腦后的發(fā)根處戴著白玉制作的辮飾,一副富家公子摸樣。只不過原本眉清目秀得面龐,此刻卻顯得異常蒼白。
袁枚放下手中的銀叉,奇怪的問道:“阿通,何事如此驚慌?”
來者正是袁枚的長子袁通,只見他快步走到近前,壓著嗓門急聲道:“父親!大事不妙,大事不妙啊!朝廷,朝廷要對咱家動手!他們要查抄隨園,把您軟禁!”
“啊!”此話一出,一旁的鐘姬頓時花容失色,失聲叫了出來。
袁枚聽了也是一驚,不過他還是語氣平靜的道:“不要急,把話說清楚。”
袁通此刻急的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他將中午鄂素跟他說的復(fù)述了一遍,最后問道:“父親,只怕官府就在這幾日動手,咱們還是先出去避一避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