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個所謂的“山崖”,其實只是一個小土坡,往下看,甚至能夠清楚地看到下面的攝影師拿著攝像機從下往上拍。 這算什么山崖嘛,還沒有昨天晚上他看見的“山崖”來得險峻,站在邊緣更沒有昨天那種如履薄冰的危險感。 水上隼人很能夠理解這種拍攝方式,在找不到合適的河流和山崖的時候,選擇用后期合成是一個很好的手段。 “但是你們能不能不要站那么多人?”水上隼人指著下面的一堆人。 除了攝影師以外,還多了一群“圍觀群眾”,站在下面仰望著他,這讓他有種“他是要尋死跳樓的輕生者,下面是勸他回頭的熱心群眾”的既視感。 不過這不巧了嗎這不是,下一幕拍的就是坂本龍馬沖過來拉回南方仁勸他不要尋死啊。 水上隼人和他的學習對象內(nèi)野圣陽的第一場對手戲,就是被他按在地上的戲份。 “你是~傻瓜嗎~” 內(nèi)野圣陽的臺詞帶有濃烈的舞臺劇氣息,古韻古香的臺詞和坂本龍馬本身的土佐方言結(jié)合到一起更顯得有韻味。 “人何必尋死,順其自然,總有死的一天,苦苦尋死的人不是傻瓜嗎?” “不是的,我沒打算死啊!” “你連這種事都不懂嗎?愚蠢!” 水上隼人偏向內(nèi)斂的表演風格和內(nèi)野圣陽稍顯浮夸的風格相互交錯著,最終在屏幕里面顯示出來的效果還不錯。 他在拍完這段戲以后去看和內(nèi)野圣陽一起看了這場戲的拍攝效果,他們的表演風格不同,意外地營造出了現(xiàn)代人和古代人的氛圍不同來。 對此內(nèi)野圣陽更是拍著水上隼人的肩膀道:“你看,我就說了你先不用考慮配合我的技巧吧?這樣子更好。” 水上隼人看著屏幕上兩個人的表現(xiàn),所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真正經(jīng)過對手戲的碰撞,水上隼人才確定下來自己在這部劇里采用怎樣的表演模式。不過這并不代表他和內(nèi)野圣陽的交流就是浪費時間了,畢竟如果順利的話,這種表演在之后的大河劇應(yīng)該是用得上的。 在兩位男演員的相互交流之下,今天的戲份也很順利就拍攝完畢了。 水上隼人看過這個場景最終的特效分鏡,這個低頭能夠看到神田川的懸崖,如果極目遠眺的話,跨過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是能夠看到整個江戶的風景的。 縱觀整部《仁醫(yī)》的劇本,在這個懸崖上發(fā)生的重要情節(jié)有許多許多段,可以說是整部劇最重要的背景也不為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