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二章 大明最后一個太監-《玩轉大明帝國》


    第(2/3)頁

    對郝連德,朱熹洛也沒有辦法,這就是從小讀書的原因,君君臣臣,狀元也有狀元的堅持,估計這也是郝連德在皇帝身邊能夠呆這么久,還不失寵的一個重要原因。

    朱熹洛的胃口很好,不大一會,兩個豬蹄子就吃完,把骨頭丟到托盤里,擦擦嘴,擦擦手,站起身,說道:“我們走吧,他們該等急了”。

    “是”。

    跟隨朱熹洛,郝連德出了屋子,上了御轎,這里的御轎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御轎,前朝的都是靠人拉,或者是靠馬拉,人的力氣畢竟有限,而畜生總是有發怒罷工的時候,因此經過多年研究,再加上對國外一些先進技術的引進,大明帝國科學院發明了這種汽車,當然也是皇帝專屬,這種御轎跑得不快,畢竟朱熹洛是個懶人。活動范圍也很有限,至于微服出巡啥的是想都不要想。御轎車身采用的是檀木結構,結實耐用,關鍵是進過防水處理,可以做到百年不爛,輪胎更是采用了充氣式橡膠輪胎,這樣在路上走起來會很平穩,沒有顛簸感,畢竟朱熹洛的身材很胖,如果顛簸幾下,很容易把車身壓垮。

    最最最有特色的是御轎采取的是敞篷結構,四處通風,在這炎熱的夏天,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新的創舉,雕花座椅旁邊還有一把折扇,只要車子移動,扇子就可以自己轉動,省力還省錢。

    御轎的設計者更是考慮到車主的身份,也有著很多人性化的設計,例如到了冬天,車子又可以變身,周圍可以裝上擋板,可以做到密封不通風,而人卻沒有憋悶感,而且車底板下還有夾層,里面可以放一些燃燒的木炭取暖,車身也不會有燒起來的可能。御轎的后面還有一掛鉤,可以拖拉一些行李,不得不說這御轎是出行辦公旅游的必備交通工具,只不過這種御轎是皇帝專屬,沒人敢量產,因此沒有在大明帝國推廣起來。

    朱熹洛自己一人坐在后排的座位上,坐墊很軟,朱熹洛整兒個人都陷進去了,坐墊也是采用的膠皮里面裝進水,這樣坐上去也會感到涼爽,坐位很大,很適合朱熹洛這樣體形的人乘坐。后排的空間很大,朱熹洛坐的也是和舒服,累的話也是可以躺著,也絲毫不會覺得空間很小,而前排只有兩個位置,一個自然是司機,負責掌握方向,另一個自然就是郝連德的坐位,基本上也是郝連德專屬的,有資格和皇帝一起乘坐御轎的人還真不多,就連宮里的幾位娘娘都沒有這樣的機會。

    一路上,路上的工作人員見到御轎,都是停下自己手上的動作,向著御轎彎腰抱拳鞠躬,這是下級面對上級的一種禮儀,早在大明帝國建立初期,就取消了見官要磕頭下拜的傳統,因為有科學研究表面,經常下跪會讓膝關節軟組織損傷,容易引發腿部疾病。

    朱熹洛很喜歡這種眾星捧月的感覺,自己是這個國家的王,萬千子民盡皆臣服于我。

    車子在華蓋殿門前停下,在郝連德的攙扶下,朱熹洛下了車。抬腳進入華蓋殿。里面已經有了不少人。都是大明帝國的各部尚書,內閣成員。

    大明帝國取消了傳統的六部九卿制度,改為八部,吏部禮部兵部戶部工部刑部,又加上了軍務部和情報部,其中軍務部由朱熹洛直接領導,不受任何部門轄制,估計朱熹洛也是聽過槍桿子里出政權這句話,把軍權牢牢的窩在自己的手上,自己才能安心睡大覺。而情報部也并不屬于新設立的部門,因為曾經它也有一個比較響當當的名字,也是經常在各大影視劇中出現,當然也是反派的存在,那就是錦衣衛。

    錦衣衛是朱元璋設置的特務機構,當初直接聽命于朱元璋,早在朱重八稱帝之前就已經設立,當時是親軍,負責探測軍情,偵查京中官吏的大小之事,在與陳友諒作戰時就是靠這些親軍為自己獲得了無數情報,也起到了很多戰役決定性的作用。不過,直到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才正式設立錦衣衛,第一位指揮使叫楊憲。在郭桓一案和胡惟庸一案中出力不少,當然他死的也挺慘的。

    錦衣衛的前身是拱衛司,后改為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長官皇帝的禮儀和侍衛,直到洪武十五年,才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名錦衣衛,設有錦衣衛指揮使一名,正三品,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下面依次設有指揮僉事,千戶,副千戶,白戶等,人員有讀書人,也有江湖人員,還有地痞無賴,工作人員素質實在是堪憂。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巴尔虎右旗| 噶尔县| 清水河县| 乐山市| 西峡县| 青阳县| 兴化市| 万山特区| 韶山市| 姜堰市| 泽普县| 瑞昌市| 青河县| 揭阳市| 定襄县| 南川市| 民丰县| 江油市| 维西| 通许县| 昭觉县| 永顺县| 巴塘县| 什邡市| 封开县| 石狮市| 怀宁县| 宝山区| 大余县| 宁安市| 沁水县| 北川| 三门县| 温州市| 安新县| 东城区| 阿克| 揭西县| 佛学| 东乌|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