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章 尊老愛幼王不死-《玩轉大明帝國》


    第(2/3)頁

    其實也什么東西可收的,除了自己抄寫的那些書籍,也就是現在屁股下面的發電自行車,這是老不死視如生命的東西,首先王不死把發電自行車搬進來屋里,然后就是那些書籍桌椅。

    老天爺還是很給男主面子的,東西收拾完,雨也下了起來,旺財也跑回來自己的一居室,伸出舌頭喝著雨水,然后從一角拔出埋下的雞骨頭,話說這下雨天,狗吃雞骨頭很配哦。

    小廟不是很大,顯然幾百年前山下的百姓,也不可能有余錢再建一座靈谷寺,廟里的泥塑佛像,也因為歲月的侵襲已經只剩下半截身體,不知情的人還以為這是一具無頭尸體。

    相比于幾百年無人光顧的寺院臟亂差,這里除了建筑顯得老舊,條件差一點,但還是很干凈的,這也是王不死經常打掃的緣故,不大的小廟,被分成了兩個房間,還有一間算是廚房。好在王不死和老不死兩大老爺們,也沒有那么多的衣服和化妝品,一人一間房子也已經足夠。

    王不死回到房間,靜靜地躺在床上,看著外面烏云壓天,一天的疲憊盡去。

    電尾燒黑云,雨腳飛銀線。急點濺池心,微煙昏水面。

    這又是一場大雨。

    外面的天已經暗了下來,一道閃電劃破天空的臉,然后傳來巨大的轟隆聲。

    只聽隔壁傳來老不死的罵聲“尼瑪,還讓不讓人活了”。

    王不死一笑,猜得沒錯,老不死還在那屋里依靠僅有的電量堅持,只是這天氣,風雨雷電的,大明一號還是難以堅持多久的。

    看著遠處的天際,王不死感嘆:“不知道給自己一鐵鍋的里正,會不會被雷劈死”。

    只不過,王不死肯定是會失望的,老天劈死的的也都是那些無家可歸,無依無靠,毫無背景普通百姓,達官貴人,商賈士紳,他們自有天佑。

    說到里正李保國,就要說說山下的這個村莊,下面這村叫五戶村,估計為爺們山上建廟的那些人,因為戰亂,或是貧窮,或是其他的原因,早就全村搬遷到別的地方,現在山下的這些村民,都屬于新移民,剛開始的時候只有五戶人家,這也是五戶村村名字的由來,五戶人家互相通婚,你嫁給我大舅,我侄子又娶了你姑媽。不得不佩服漢人的繁殖能力,短短百年,五戶村就變成了三百多戶,人口一千五百多人的村莊,基本上每一家都是四五口人。但是在大明帝國這樣的村莊還只是小村莊,這也是大明帝國不得不在貧民階級實行計生政策的原因。老百姓太多,是要出亂子的。如果他們也有天下將相寧有種乎,安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想法,朱熹洛估計會很頭疼。

    里正李保國是世襲的里正,他爹是,他大父也是,而因為自己的姐夫還在上面當領導,李保國里正的位子更是穩當,如果不出意外,李保國還是打算把里正的位子留給自己的兒子李小國的,畢竟這也屬于朝廷干部,有工資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只是這山是不長莊稼的,靠水也沒啥收成,因此好多的年輕勞動力都出去打工,這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所以五戶村留下的都是老弱婦孺,還有一些太懶的閑漢,不用想,他們肯定是單身。揭人不揭短,嫁人不嫁懶。懶,注定貧窮孤獨一生。

    在村中的正中央,是一塊比較大的空地,估計也是方便全村聚集,傳達朝廷上級指示的場所,空地后面就是里正李保國的家。

    不得不說,李保國對于自己的房子還是很上心的,無錢不賣糧,有錢不蓋房,很顯然李保國對老祖宗的這一觀點很不贊同,房子是可以傳給后世子孫的,必須要建好,而且還要建的最好。

    因此李保國大手一揮就把老爹留給他的房子推了,然后讓周圍的幾十戶村民搬遷,當然面對村里最大的領導,被逼著拆遷的百姓,還是不敢反抗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山县| 卓尼县| 晋宁县| 理塘县| 莱州市| 蚌埠市| 宜兰县| 嵩明县| 馆陶县| 措勤县| 漳浦县| 都兰县| 临沂市| 津市市| 翼城县| 泰和县| 吴堡县| 屯留县| 上杭县| 崇州市| 嘉义市| 永胜县| 海原县| 健康| 彭州市| 尉氏县| 平江县| 丰城市| 林甸县| 富宁县| 海丰县| 江油市| 福州市| 满洲里市| 大安市| 平泉县| 临城县| 财经| 太白县| 益阳市| 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