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40章 吳王對阿勒曼尼的虛弱深信不疑-《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擺賽汗將要親自參加會議的消息傳來之后,大家連忙開始對切爾卡瑟城進行緊急整理。不止是城里的居民,連趕來參會的人,也都被組織起來幫忙。楊士官和亞歷山大神父等人,在開完會之后,也得去幫著布置儀式場所,一時十分忙碌。

    城里原本就有個會場。雖然在羅馬人看來,這里地處偏僻,就是個土匪窩子,但土匪窩也有大小之分。

    切爾卡瑟地處第聶伯河畔,旁邊就是個不錯的港口,地理環境很優越。普通的土匪,最多只能過段時間來這邊銷次贓。能在鎮里占一片地盤的,都得是那種大悍匪才行。

    土匪們都喜歡自稱“自由人”,在匪幫里,往往也會鼓吹一些大家都是兄弟、都對幫派事務有權力之類的觀念,以此號召眾人對幫派的事情上點心。由于這片大地的社會組織過于落后,還有很多原始部落的習慣殘余,因此有些時候,也確實能保證一些形式上的平等權力。

    但很顯然,只要匪幫發展起來,內部同樣有三六九等。總有一些土匪,會比其他土匪更加平等。這些匪首,才是掌握幫派權力的人物。

    不過,因為組織松散,這里也很難有人一家獨大,所以也就產生了協商的需求。

    就像對內需要展示平等公正的姿態一樣,對外的時候,大匪首們也確實需要表現得樂于溝通、崇尚民主。畢竟團伙大起來之后,就需要些“體面”了。很多事情,還是需要通過談判和會議解決,不能天天都去動刀子火并——畢竟大家還得過日子么。而切爾卡瑟作為當地中心城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談事情的最合適場所。

    這種對話的平臺,在當地語言里,叫做“蘇維埃”。

    在這片大地,大部分政治詞匯,都過于“高級”,都是些外來詞。不過,“蘇維埃”卻是少有的、土生土長的斯拉夫詞。

    它出自原始斯拉夫語的“說話、達成協議”一詞,可能是當地流傳已久的一種組織方式。9世紀的時候,西里爾兄弟把原始斯拉夫語正規化,形成了被稱為“古教會斯拉夫語”的體系。這是歷史上第一種書面的斯拉夫語,而這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用“蘇維埃圖”稱呼當地的議會了。這個名詞和對應的組織,在羅斯教會中也長期使用,并且隨著教會組織的擴展,被更多人學去,一直延續到后世。

    在切爾卡瑟,也有一個這樣的會議存在。大土匪們會如同城里的波雅爾一樣,定期舉行會晤,商量事情。為此,他們也修建了一座寬敞的建筑,作為會場。除了威尼斯人的奴隸圍欄,這地方應該就是城里占地最大的建筑了。

    不過,這里如今已經完全換了個樣子。

    幾個月前,一支羅馬輔助軍來到了這里。他們大部分都是汗廷召集的移民,來自阿勒曼尼地區。說是軍隊,其實更像是一支流民團,里面充滿了失地的農民、接不到活的工匠乃至不得志的小貴族,因為得到了朝廷對于發放土地和工具的承諾,來到了這里,希望在這個遙遠地方,開辟一方新天地。

    這幫人怎么看,都不像是個正經的軍隊。不過,他們的作戰意志卻十分頑強——畢竟都是為了生計過來賭命的,而且都來到這兒了,其實也沒有什么退路了。

    另一方面,阿勒曼尼地區,經過幾百年發展,現在也開始面臨人多地少的情況。而且因為管理混亂,很多地方缺乏維持秩序的力量,村民和市民都必須用武力保護自己,因此頗為彪悍。而且當地還有當傭兵的傳統,從沒有繼承權的小貴族子弟,到農閑時替人打仗賺外快的農夫,多少都有一些軍事經驗。在這支流民團里,都頗有一些老傭兵的身影。

    盡管整體上看,他們還是只能算一群烏合之眾,但和同樣是烏合之眾的斯拉夫土匪們相比,戰斗力還是高了很多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洛市| 衡阳市| 积石山| 南昌市| 临城县| 阜南县| 萍乡市| 漯河市| 鱼台县| 洛川县| 丹凤县| 乌鲁木齐市| 保德县| 晋宁县| 泰和县| 剑阁县| 徐州市| 遵义县| 邵东县| 峨边| 沂水县| 西藏| 耒阳市| 昌江| 江津市| 白城市| 海口市| 丹棱县| 杂多县| 林芝县| 阿克苏市| 永胜县| 枣庄市| 阳谷县| 行唐县| 临泽县| 平舆县| 犍为县| 交城县| 和田县| 揭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