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金箔上的紋路在燈光下熠熠生輝,好似游蛇一般在流轉,而通過各種角度的翻轉折射,所呈現出的紋路也盡不相同。 有點像是小時候玩的水滸重影卡。 “之前絕對沒有,難道是因為被切割打磨之后才顯現出來的?” 蘇云自語,有些不解。 透過燈光,他看到金箔上七拐八拐的透出一幅詭異的圖案,很抽象,但細看之下又頗為精美。 這優美而又復雜的紋路勾起了蘇云的興趣,有點像是雜亂的花紋,又像是一幅粗糙的地圖。 看了半晌蘇云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但是蘇云很確定,昨天剛回來的時候,自己也在燈光、日光下都打量過金箔,并沒有看到這樣的紋路,這一切都是從切割打磨后才出來的。 “該不會真是個古董吧……” 一時間,蘇云也有些茫然了,但最后還是堅定搖頭,打消了這個念頭。 原因無他,只因這個東西材質太過堅硬,遠超古代冶煉技藝巔峰‘鑌鐵’的硬度與柔韌。 在古典小說《水滸傳》里,“鑌鐵”之名曾頻頻出現。 如行者武松最后使用的兵器,乃是兩口“雪花鑌鐵戒刀”。小說里講,這兩口刀乃是“鑌鐵打的,非一日之功”,到了半夜里便會自行嘯響,端的是通靈寶刀。 除兵器之外,小說里一些要緊人物身上更有些青霜鑌鐵盔、連環鑌鐵鎧之類的器具。 由此可見,這用來打造寶刀、禪杖的鑌鐵,在《水滸傳》作者的心目中,乃是一樣制取神兵利器和盔甲的好物事。 而眾所周知,目前史學界、考古界公認的古代最堅硬物品,就是鑌鐵! 沒有之一! 它用現代稱呼叫作:高碳鋼。 因此,蘇云才否定這是古董的原因,因為金箔絕不是鑌鐵,但尤有甚之! 而這種東西,也只有現代化工藝才能合成打造出來,不應屬于古代產物。 “如果古代都能制造出這種堅硬的材質,那恐怕得重新編寫歷史,足以驚動世界了。” “想必只是為了好看,而加工處理的普通花紋吧?” 蘇云多多少少還是有點,想撿到意外之財的僥幸的。 就像大多數人在荒山野林撿到個廢棄瓷碗,都會幻想著是價值幾十萬的古代瓷器一樣。 蘇云也沒有免掉這個想法。 但當他放寬心態后也就沒有了這種失落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