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驕陽懸空,離了扶風城的少年少女尋了個靠梧桐樹的石階坐下,寧初一從懷中摸出張大餅,說是餅,倒不如說是白面大饃,瞧著貌不驚人,少年咧嘴一笑,先是遞給寧缺,說是如此,實際上便是二人多年的相處,讓少年所做的一切,第一想著的便是小妹,總結起來無非便是四個字,慣性使然。 親自見到寧缺吃了進去后,少年才半閉著眼,連著邊角料都吞了下去,別的不敢說,擋饑實在,大有嚼勁。 待二人吃飽后,少年偷瞄著寧缺,不禁有些失神。 依著師父所言,整座天地被稱為人世間,寧初一所在方位是東荒,人世間的宗教門派,除去六千年前那極為鼎盛的劍修一脈,尚如今真說起來,便是有道儒釋三大教,其中以道教為首,儒教其次,釋教為三。 既然道教能在一座天下居為首,那散落的分支自然是數不甚數、多如牛毛,其中便有上清、靈寶、三皇、太一等派系,只不過大多不為人知,而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正一和全真兩脈,而以正一一脈為代表的便是江右的龍虎山,若是從大晉京城往東以人力走,大抵只需走上個四五載便能走到道教祖庭龍虎山。 若是往北徑直走七八年,便能直達供奉“真武大帝”的武當山。 西北方向則是天下第一福地洞天:終南山,廣為流傳一句“天下修道,終南為冠”。 其余的道觀李慕玄并未多說,但未曾提到過的道觀想來在人世間也是小有名氣的,只不過李慕玄既然說了這些,那少年自然是要走上一遭。 人世間以南便叫江南,文人墨客絡繹不絕,儒教讀書人多在那里。 其余三個方位分別是中土、西域和北莽,對這三個地李慕玄罕見閉上了嘴,不愿提及,只是叮囑少年以后盡量別去。 休憩小會兒,兄妹二人便繼續沿著官道前行,期間路過一座有縷稀薄鬼氣的小鎮,少年停下駐足,猶豫良久,說到底大晉京城不是他這一路最終目的。 ...... 青林鎮,在大晉國算是個偏遠地界,離扶風城以腳力行走僅僅有一日的路程,卻完全和扶風城的人土風情大為不同,比于京城的繁華世錦,就難免相形見絀。 往來別說商隊,就是稍微有點兒眼力見的富商路過都會繞道而行,可就是這么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今日便有一支衣著華麗的馬隊將這場寧靜徹底打破,總共二十余人,有兩人在前。 前右側面那人傲氣十足,囂張不可一世,可小鎮百姓卻一眼看出此人穿著雖算得上華麗,但骨子里那股諂媚小人氣勢可做不了假。 反觀他左側的俊俏公子,衣著繡墨綠色紫長袍,頭頂是以羊脂玉發簪豎起,腰系玉帶,面色瞧著和氣,身后數人都以他唯首是瞻,令青林鎮的百姓隔著數丈望去也會生出一股面對上位者的拘謹和骨子里的隨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