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隨后畫面再次加速,男孩身后的身影越來越多,男孩也不斷長大,等到男孩成為少年時,他身后的影子已經換了一批又一批,只要最初跟著他的三個小家伙跟著他的時間最長。 突然間,已經長成十二三歲的少年男孩再次停頓在燈光下,他面前站著的是一個矮小的影子,正在朝著男孩身后的一個身影說些什么,然后那個身影跑著離開男孩。少年不知所措的看著離去的身影,這是他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他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下面畫面再次一轉,男孩出現在一個滿是高大黑影的世界里,不停的跟著他們交流些什么。終于,一個黑影點了點頭,把男孩領走。 畫面再轉,男孩擦了擦滿臉的汗水,興奮的拿著薄薄的一疊東西,他身后,是一塊平整的草皮,和一個除草機。鏡頭拉近下,李維拉看到男孩手中的東西,那是五張一美元面額的紙幣。 看起來這是男孩第一次意識到錢的存在,也是第一次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 畫面轉換,男孩來到面包店,高大的黑影把男孩的錢全部拿走,遞給了男孩一包用油紙抱著的面包,李維拉數了數那面包的大小和數量,想了想那個年代的物價,意識到這個面包店老板也算是個好人,沒有坑男孩。五美元的面包足足有二十斤,由細膩的白面粉和香甜的奶油組成,熱氣騰騰的冒著香氣,男孩忍不住從一塊面包上揪掉一角,塞到嘴里,頓時畫面一暖,整個世界似乎都因為這個好吃的味道而美麗了起來。 不過這一瞬就像是寒夜里小女孩手中擦亮的火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男孩眼巴巴的看著面包,然后猛地閉上眼,狠狠的咽了幾口口水,又把面包摟在懷里飛快的朝著四四方方的黃色小樓里跑去。 如果是李維拉自己,那他有一百種方法能讓這群孩子想吃多少面包吃多少面包,甚至把整個福利院整成一個高級會所都沒問題。但對于一個十來歲的孩子來說,他做的已經很不錯了,特別是能忍住自己的欲望,這一點尤其的可貴。 燈光下男孩把面包分給他身后那些一直跟隨著他的矮小身影們,從他們嘴部的陰影上看得出,這些小家伙們吃的很開心。于是從這一天開始,男孩的生活充實了起來,那個年代,童工這一說法正流行呢,真·資本家的天堂時代。 于是燈光照耀下,畫面不斷閃動,男孩不停的打工,他身后的身影們逐漸長大,且臉上充滿歡笑。李維拉扭頭看著閉目講述自己故事的凱撒,緩緩在筆記本上寫下一行評價,少年時便懂得責任。 畫面閃動的頻率再次加快,都是男孩各種各樣打工的樣子。等到達某一瞬間,畫面停留在了一張入學通知書上面,那是一張初中的入學申請書,是那個高大的陰影送給男孩十一歲的生日禮物。 根據李維拉對那個年代的了解,福利院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不上學的,或者說他們的學校就是福利院,等長得差不多了,如果還沒有人手癢就會被趕出福利院,流浪在社會中,其中的大部分又成了街道幫派的一員,你不能指望這群在福利院里從小爭強斗狠的小家伙長大了能成為一個老實打工的家伙,在他們眼里好壞是沒有區別的,反正用搶的也可以生活,何樂而不為呢?反正他們從小就是這么長大的。 畫面再次轉動,燈光下男孩坐進滿是黑影的教室里。李維拉一眼看出這是一所社區學校,所謂社區學校,一開始是為了的目的還能說是普及教育,但在那個紅色巨人崩潰,燈塔腐朽的年代,這玩意就是糊弄底層的糊墻紙而已。教育資源早已被資本的巨頭們壟斷,現成出來的精英為資本家的兒女們服務,永世不得翻身,這就是所謂窮人的孩子永遠是窮人的來源,社會的階級分的是那么的措不及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