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051】四方不靖,安敢言定?-《儒道贅婿》


    第(1/3)頁

    首要之事,肯定是審題了。

    第一個紙卷打開。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這句話出自《圣語》。

    蘇平想起第四圣人朱圣對這句話的注解:君子學以為己,不求人知。然沒世而名不稱焉,則無為善之實可知矣。

    大致意思就是,真正的君子言行舉止出自本心,并不在乎有沒有人知道,若是一個人離世之后依舊無人知曉他的聲名,那很可能這個人并沒有什么好的事跡可以讓別人知道。

    想到這里,蘇平心中已經有了答題方向,接著拆開第二個紙卷。

    【今四方皆定,何以壯國本?】

    剛看到這個題目,蘇平就忍不住想笑。

    四方皆定?

    這祝天祿哪來的臉出這樣的題目?

    東州大肅王朝物產豐饒,靠海吃海,看不上中州這一畝三分地罷了,真要論起國力,絕對在大慶之上。

    而南邊,大虞的官兵假扮山賊,屢禁不止,焉敢言定?

    還有北境,雖然有定國公在,也只是勉強維持守勢罷了。

    算來算去,也只有跟西州隔著千里荒漠,算得上老天爺幫你定了。

    所以說,這道策論題,從題目本身開始就是錯的。

    不過,這也讓蘇平想起想起了在國子監看過的一篇殿試文章。

    題目是【與鄰不睦,何以安之】。

    這道題出自先皇時期,也是大慶王朝整體都處在建國以來最羸弱的時期。

    殿試策論,問的自然是大慶的鄰居,大虞王朝。

    面對大虞的侵犯,懦弱的先皇就出了這么一道題。

    ‘鄰’、‘不睦’,單從這兩個詞就能看出很明顯的立意。

    而那篇文章,準確的貼合了先皇的心意,提出‘以撫代剿、徐徐教化’的論點。

    最終,作答者不出意外的被點為了狀元,官運亨通。

    “這么說,先皇的這個舉動,催生了祝天祿這樣的主和派?”

    蘇平不屑的搖了搖頭,打開多出來的第三個紙卷。

    只見其上寫著一行字。

    【以國為題,詩賦作答】

    居然是詩賦?

    上一個科舉考詩賦的朝代,怕不是滅亡了有四五千年了吧?

    蘇平表情微僵,本能的感覺這事兒跟《將進酒》有關。

    若真是這樣的話……永泰帝,在關注自己?

    正在他沉思的時候,整個貢院考場之內,一道道驚疑之聲響起。

    “詩賦?!”

    “怎么會有詩賦的?”

    “大人,這卷子給錯了!我這里多了一道!”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修水县| 屯门区| 巢湖市| 佛教| 武平县| 德庆县| 高碑店市| 柳河县| 乌兰察布市| 太原市| 元阳县| 萝北县| 大洼县| 穆棱市| 兰州市| 马尔康县| 新郑市| 高碑店市| 通许县| 安康市| 桐乡市| 灵武市| 秭归县| 页游| 巴林左旗| 资阳市| 建平县| 南宁市| 民勤县| 永泰县| 泌阳县| 安宁市| 阿克苏市| 新昌县| 鱼台县| 晴隆县| 兴文县| 吉木萨尔县| 安康市| 安徽省| 江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