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趁著中午放工的時候,王滿銀抽空把自家自留地的玉米掰了。 這六分自留地用了不少土糞,再加上干旱的時候,他也隨大流挑水澆過一次,所以收成還不錯。 從頭掰到尾,弄了滿滿三蛇皮袋玉米棒子。 說是玉米棒子,其實和后世完全沒有可比性,不過十幾厘米長。玉米粒成圓形,只有綠豆大小。 三蛇皮袋子全部扣完,估計能有一百斤玉米粒。 就這,也要比集體田里好很多。 今年干旱,二隊除了臨河幾片水澆地的玉米收成比較好,畝產能有二百出頭。其他地塊都不像樣子,一畝地頂天能有一百四十斤。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水肥跟得上,自留地的莊稼普遍比集體田里要好。 這也是趙干事為什么要專門開會強調,土糞施在自留地里是犯錯誤的。甚至,他還專門在村里設了糞管員和公共廁所。 其實這兩項用處不大,村里建的公共廁所糞便產量始終上不去。除了幾個知青經常光顧外,罐子村其他社員幾乎都是在自家廁所里“自產自銷”。 畢竟人人心里都明白,只有自留地里的收成,才算是自家的。 如果今年二隊能夠分夠三百六十斤的話,帶上自留地收成,王滿銀和蘭花一人差不多能有四百二三十斤口糧了。 但……這是最理想的情況。 要知道,罐子村年年吃返銷糧的。 其實就算真有這么多,社員們也是吃不飽。現在飯食沒有油水,人人都是大肚漢,一頓輕松能吃下二斤糧食。 王滿銀在后世看過一篇文章,里邊專門提到成人一天吃多少飯才能滿足日常所需。 據說按照營養學會制定的標準,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一天大致消耗3400卡路里,差不多需要2.4斤大米才能提供。 如果單純吃米的話,一年需要近九百斤。就算南方最富裕的生產隊,估計也沒達到這個數量。 所以糧食不夠,只能瓜果替代。 罐子村社員們的自留地里,除了糧食外,大部分人家還種有不少洋芋、南瓜和蘿卜。因為這些蔬菜產量大。 尤其南瓜,一個能十幾斤,而且可以保存幾個月時間。黃土高原晝夜溫差大,南瓜吃起來面甜面甜的,味道非常好。這些日子,王滿銀隔三差五總要蒸兩個吃。 收完玉米高粱,東山峁十幾畝水稻終于熟了。 說起來有點搞笑,這些稻田原本屬于魚塘的副產物。結果稀里糊涂的,投入越來越大,光種植時就用了幾千斤新菌肥,而后其中幾畝地又追撒一遍尿素。 如今站在田邊放眼望去,黃澄澄沉甸甸的稻穗非常喜人。 害怕被鳥類啄食造成減產,這些日子王連順天天派人守著。只要有鳥靠近,立刻就開始驅趕。 晚上更讓劉向陽兩人輪流巡邏,一刻沒敢放松。 早在十多天前,稻田里已經停止澆水。 黃土地存不住水,所以現在田里土壤雖然有些潮濕,但穿著鞋子進地完全沒事兒。 王連順原本想趁著天好,早些把水稻收到場里。結果沒等開始動鐮刀,就被趙干事給阻止了。 對方說公社對新菌肥推廣樣板田非常重視,收割時要來現場參觀指導。 無奈,王連順只得停了一天。 等得到正式通知后,趙建海連夜讓人做了幾幅標語展板,一大早立在稻田邊沿。 別說,這人寫標語很有一手。 什么“開山劈嶺造良田,戰天斗地奪高產”,“斗天地,改山河,闖新路,創高產”,“艱苦奮斗學大寨,東拉河畔造良田”。 非常富有時代氣息,而且鼓舞人心。 周圍再圍上一圈旗子,讓整個東山峁氣氛頓時變得不一樣起來。 十多畝稻田,如果由二隊社員們收割帶脫粒的話,最少需要幾天忙乎。公社的工作人員自然沒有那么多時間等待。 為了盡快出成果,趙建海特意喊來一隊勞力們過來幫忙。 對于這情況,王連順當然舉雙手歡迎。 有免費的勞力,不用白不用。 吃過早飯,眾人便站在村頭等待。 很快,有幾輛自行車從石圪節公社方向遠遠駛來。從供銷社開始出售自行車起,道路上騎車的人便逐漸多起來。 連村里的知青們也湊錢買了一輛,不過并不是新車,而是用配件自己組裝的。 現在買一輛完整的自行車要票,用零件組裝卻不需要。所以石圪節一些聰明人已經開始從供銷社買零件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