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他而言,純屬當(dāng)個樂子玩。兩只知了太少,沒辦法炒著吃,最后索性扔給貓咪當(dāng)食物。 把衣服放回窯洞,王滿銀又提了兩桶水出來。 夏天天熱,為了給蚯蚓提供合適的繁殖環(huán)境,他幾乎每天都要往糞堆里邊澆水。 這時,少安的聲音在場畔下響起。 “姐夫,干啥呢?” 王滿銀扭頭,就見少安抱著兩個大西瓜走來,蘭花則跟在后邊。 “姐夫,供銷社收購了幾車西瓜。我買了兩個,正好給你家留一個。” 這就是在供銷社上班的好處,至少買東西方便許多,偶爾內(nèi)部還會有些小福利。 對于小舅子送來的西瓜,王滿銀倒沒有推辭。 當(dāng)姐夫的,吃個西瓜也應(yīng)該的。 說起來,少安現(xiàn)在勉強算熬出頭了。剛進(jìn)供銷社時,他一個月工資二十塊,全部交到村里買工分。 后來少安成了新菌肥推廣標(biāo)兵,工資待遇也稍微提高一點,變成二十四塊五。 另外王滿銀又建議小舅子弄了兩瓶好酒,悄悄給給田福堂送去,順便說一下自己的難處。 禮節(jié)到位,田福堂那邊當(dāng)即表示,每月交給村里的錢降到十五塊。 這樣算下來,現(xiàn)在少安差不多個人一個月能落下十塊錢。 足夠他中午在供銷社食堂吃一頓,而且有剩余。 唯一有點麻煩的是,少安現(xiàn)在還屬于亦工亦農(nóng)的性質(zhì),需要每月背糧食從食品站換糧票。 不過比起雙水村的社員們,這工作已經(jīng)很讓人眼紅了。 王滿銀還是第二次吃西瓜,沙甜的瓜瓤入口,頓時感覺一身暑氣全無。 空間里的西瓜應(yīng)該快成熟了,啥時候可以拿出來讓蘭花嘗嘗。 吃著西瓜,少安又開口道:“姐夫,咱們供銷社進(jìn)了一批自行車,最近準(zhǔn)備對外出售。郭叔讓我問你,要不要自行車票?要的話,可以給你留一張。” 王滿銀也沒料到,郭主任突然送給自己這么大一個福利。現(xiàn)在一張自行車票拿到黑市上,最少值幾十塊錢。 不過還是那句話,自行車有點過于扎眼。 在村里其他人沒有自行車前,自家不會考慮。至于倒賣自行車票這樣的傻事,他更不會做。 如果小舅子想弄一輛的話,倒可以滿足。 “我就算了,一直在村里呆著,平常用不到自行車。你想買嗎?要的話我留一張,去供銷社上班也方便。” 聞言,蘭花有些心動。 如果少安能有輛自行車,找婆姨肯定能夠加分的。 “算了,”少安猶豫一下,同樣搖頭。 雖然他家日子過的比之前稍微強點,但主要靠著姐夫幫襯。如果買自新車的話,肯定又要借錢。 送走少安,王滿銀開始準(zhǔn)備晚飯。 兩個人的飯菜,做起來很容易。 中午王滿銀從空間里掐了一把紅薯葉,正好晚上當(dāng)菜。鮮嫩的葉子放在開水里燙了一會兒。拍兩瓣蒜,倒一調(diào)羹香油,再加上鹽攪拌一下,一盤涼調(diào)紅薯葉做成。 怕營養(yǎng)不夠,王滿銀又從壇子里掏了兩個咸雞蛋煮上。 趁丈夫做飯的功夫,蘭花則抱了一大塊西瓜給王秋生家三個孩子送過去。 飯菜簡單,兩人吃的有滋有味。 飯桌上,王滿銀給婆姨匯報一下最近的收入。 “兩個多月時間,咱們家就收入一百八十塊……真這么多嗎?我咋有點害怕?!? 盡管蘭花心里心里有個預(yù)估,但聽到具體數(shù)字,還是有些吃驚。 這些錢當(dāng)中,除部分是銷售商品的提成外,大部分來自捉蝎子。 大黃可真是自家的福星! “怕啥,除了咱們兩個,誰知道這錢是捉蝎子來的”王滿銀笑著安慰。 頓了頓,又開口道:“再說等秋后蝎子鉆洞,想捉就沒那么容易了。” 黃土高原冬天寒冷,溫度普遍在零下十幾度。蝎子冬眠普遍鉆入一米左右的地縫深處,就算大黃也沒有辦法把它們趕出來的。 其實關(guān)于自家進(jìn)錢的情況,王滿銀已經(jīng)盡可能收著了。 從開春賣草藥、雞蛋,以及各種零零碎碎加一起,他現(xiàn)在手頭積攢有八九百塊錢。加上剛剛報的,他家應(yīng)該算是罐子村的千元戶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