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王滿銀這么一分析,劉向陽立刻開口道:「我想起來了,有知青私下講過,氨水很危險的。去年劉家灣有個社員拉氨水時沒有操作好,最后吐血死了……還有一個人眼睛被熏瞎。這玩意兒毒性太大了,一般人不懂操作,很容易出問題的。」 「嗯,我也打聽到一件事兒。有人手指頭被蝎子蟄到,聽說氨水能夠解毒,就找個墨水瓶灌了半瓶,然后把手指放進去浸泡。半天時間,手指變成黑色,最后送到醫院截了一節。」王延強接口道。 王連順聽完連連搖頭:「這么危險,還是算了。」 當然,眾人之所以這么快將氨水否決掉,主要找不到購買門路,說再多話都是扯淡。 頓了頓,王連順又開口道:「人家劉家灣也淤地壩,修梯田,說實話,如果咱們真能把東山峁一百多畝崖溝徹底弄好,我有信心讓二隊不再領返銷糧,社員們頓頓能吃上玉米窩窩。」 王連順沒有敢想太多……在他看來,能夠吃上玉米窩窩已經很了不起了。 他話剛說完,王延強就出聲反駁:「關鍵提高糧食產量,咱們最多也只能分到三百六十斤,還不如繼續領返銷糧呢。」 王滿銀也點點頭,這就是問題所在。 其實現在各地交糧標準不統一,具體到罐子村,不但要交公糧,還有交余糧。總之,三百六到頂了。 不過在南方高產糧區,社員們每年分糧可以達到四百二十斤。甚至最高能達到四百五十斤……像這種屬于鳳毛麟角的存在。 另外還有一點,田地里種植什么莊稼,不是生產隊能夠決定的。 像劉家灣大面積種植花生大豆,山坡上栽果樹的情況,在罐子村可能性不大。他們都知道臨近公社去年發生一件事情,有生產隊私下多種了些棉花苗,結果被發現后拔光。 現在石圪節不但集體田里種什么農作物有規定,連自留地也開始管。 前端時間趙建海在村里開會時還專門強調過,凡事能夠賣錢的都不允許社員們多種,夠自己吃就行。 尤其像黃煙、辣椒、大蔥、大蒜這四種農作物,更是的重點。趙建海專門帶人對各家自留地進行過測量檢查,不符合要求的一律砍掉。 二隊能有十多畝稻田已經算很幸運了,一方面和新菌肥推廣扯上關系,另一方面則是田福軍的支持。 這也是王延強和王富貴郁悶的原因,想使勁兒都不知道該怎么用。 「滿銀,我們剛才說這么多了,你到底有啥想法?也給大家說說。」 「對呀,咱們都是自己人,別藏著掖著。」 其余幾人紛紛催促道。 他們剛才提到氨水,王滿銀能夠立刻講出了解的情況。再加上他一直建議幾人去劉家灣參觀學習,說明之前早有想法的。 「我問一下你們,是高粱面黑窩窩好吃,還是白面大米好吃?」…. 「你這不廢話嗎,王清明不是早說過‘谷糠捏成個元寶也難以下咽。大米白面就是捏成個驢毬,照樣吃著香,。」 「對呀,咱們隊里的稻谷收了,能不能讓社員們多吃幾頓大米?公社其他人是不是也喜歡吃?」 聽他這么一說,眾人眼睛頓時發亮。光想著困難,倒把這茬給忘了。東山峁十幾畝稻田可是被當成樣板的,而且還能不斷通過淤地壩,擴大種植面積。 雖然到時候收了稻米要交公糧,但各家肯定能夠分一些的。 王滿銀話沒說完,意思他們聽明白了。 如果社員分了稻米舍不得吃,可以悄悄將細糧換成粗糧。黃土高原小麥金貴,一斤能換三四斤紅薯干或者高粱。 稻谷更是個新生事物,應該差不 多也這價。 按一人十斤稻谷來算,相當于多分了三四十斤粗糧。 這個數字已經很大了……今年春天發放返銷糧,二隊一個人才領二十八斤半半。 如果再多種些稻米的話,沒準社員們真能填飽肚子。 「滿銀,還是你腦子好,愣把糧食算的明明白白。」 「這么一說,我感覺好受多了。至少咱們辛苦兩個月,沒有白費的。」 「對呀,還有咱們的魚塘,等冬天每家也能分兩條。」 …… 第(1/3)頁